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88
编号:13575991
运动中有学问
http://www.100md.com 2018年8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8
     是不是只要运动了就对健康有益?您适合什么样的运动.以及运动的损伤防护、疲劳恢复和营养保证等,种种问题,让我们听听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授扈盛的专业意见吧。

    项目因人制宜 人们存在年龄、性別、体质等的不同,运动需因人而异。青少年应多参加健身运动,可选择强度较高的篮球、排球、足球、跳高等。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要避免剧烈运动,适宜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健身操和高尔夫等。而久病虚劳之人,应选择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扭腰、踮脚等。 健康人也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比如阳虚体质的人避免选择游泳这项运动,阴虚体质的人少参与篮球、足球、网球等剧烈对抗的运动。

    贵在适度和坚持

    过度的运动锻炼同样会给脏器筋骨带来损伤。更严重的是,过度运动还可能导致猝死。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强度和时间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运动才是最好的运动。 合适的运动量应符合几条标准:能在运动后半小时内使心率、呼吸及情绔恢复平静;运动后情绪饱满,精力充沛,无倦意,对工作与学习无消极影响;以微微出汗为限;运动后进餐正常,食欲好;体质增强,患病概率减少,工作与学习效率

    选择有趣运动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赫伯特博士做了一个试验。他将30名失眠者分为三组。甲组服用镇静药,乙组参加各自喜爱的运动,丙组则做不喜欢的运动,结果乙组的效果最好,丙组最差。

    这是因为人的情绪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生理机能,而情绪的兴奋又产生于大脑的深部,并扩散到全身,在心脏、血管及其他器官留下痕迹,影响整个机体的功能发挥。因此,体育锻炼要讲究心理卫生。要在运动前酝酿出一种跃跃欲试的运动情绪,尽量避免被迫或勉强运动。, http://www.100md.com(潘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