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89
编号:13574893
清肠有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9
     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关注,也越来越焦虑。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层出不穷。“清肠”就是其中很流行的一种。这么做,合理吗?

    臆想出来的“毒”

    与“清肠”如影随形的概念是“宿便”。人们认为“便”是污秽的,必然含有很多“毒”。当它们“宿”于体内时,那些“毒”就会被吸收从而危害身体,有必要通过“清肠”把那些“宿便”排出,并且把附着于肠壁的那些“便”与“毒”也清除掉。实际上,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宿便”的概念。生理学研究得出“宿便”与“肠毒”都只是想象出来的概念,并不符合科学事实。

    人们吃下食物,食物在胃里进行“预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對于混合食物,从胃里排空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也就是我们吃饱了感觉饿的时间。再经过几个小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部分被吸收,剩下的残渣进入结肠。这些残渣中含有一些膳食纤维、电解质和大量的水。电解质和水会被进一步吸收,而膳食纤维会被肠道菌代谢分解一部分,产生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和维生素之类的物质。这些有机酸和维生素也会被吸收。剩下的残渣到达直肠,硬度增加,最终变成了“便”。

    从小肠出来到达直肠的时间比较长,残渣的组成与人的身体状态都会影响对残渣成分的吸收。如果通过得比较快,吸收得少,便就会比较软,极端情况是软到像水一样,就是腹泻了;如果通过得很慢,水分被吸收得过多,残渣就会比较硬,极端情况下是硬到难以排出,就出现了便秘。

    “便”是食物的残渣,消化吸收的过程并不会产生毒素,进入大肠被肠道菌发酵,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毒素。也就是说,“便中有毒素”本身只是臆想。既然“毒”是臆想出来的,那么“清肠排毒”自然就没有必要。

    “清一清”会如何

    虽然说“没有必要”,不少人想的是:“清一清”总没有坏处吧,万一有好处呢?

    人体是一个不停地进行着各种生化活动的整体。它就像一台完美的机器,如果不确定一种操作有好处,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拆腾。

    比如肠道SPA即大肠水疗,号称有“排出体内毒素,改善便秘、腹泻,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预防肠癌,并有美容、减肥等作用”,基本上就是堆砌了各种跟健康有关的时髦用语。这种疗法是把纯净水或者含有药物的水经过结肠流进流出,从而促进排便,并把肠“清洗干净”。

    但是,便在大肠中的停留是有健康意义的。人体要从中吸收水和电解质,而“具有便意”的时候大脑会发出指令,肌肉收缩,从而完成排便。通过水疗,相当于强行制止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并且通过刺激肠道欺骗大脑发出排便的指令。人体本来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偶尔干扰一下也问题不大。如果经常强行干扰,它就会在你的“无价值呵护”中凌乱了。多管齐下增加水分

    市场上有不少“清肠”的保健品。但需要强调的是,很多“清肠”保健品都是通过药物来刺激肠黏膜神经,引起排便反射,从而促进排便。如果真的是便秘严重,那么使用药物也是合理的选择。不过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不要只是通过广告就去选择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产品。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即便排便有一些困难,也只是轻微的便秘,不需要采取药物那么激烈的处理手段。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年纪增长、心理压力大、怀孕、服用某些药物、患有某些疾病,等等。便秘的根本原因在于便中的水分不够。这可能是因为肠道蠕动太慢,导致食物残渣停留时间过长,从而使得太多的水被吸收。

    为了增加便中的水分,可以多管齐下,比如,多喝水。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很多,比如蔬菜、杂粮豆类、粗粮、全麦、水果,等等。同时,减少奶制品和咖啡因、肉类和精加工食品的摄入。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运动增加肌肉能力,也就能使排便更容易。

    此外,要及时如厕。当有便意时,就及时上厕所。“憋”会使便中的水分进一步被吸收,从而增加硬度而更难排出。, http://www.100md.com(云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