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38364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脑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1]。研究表明50%-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而破裂后引起是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及缺血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时有效地进行手术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关键,但由于患者身体因素及脑血管痉挛等因素的限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常需要延期手术,但此过程中容易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相关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概率高达30%,致死率达80%[2]。如何在此期间有效防止再出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我们通过我院神经外科14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研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治再出血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40例脑动脉瘤术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组中男性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26-58岁之间,平均46.48±2.17歲,合并高血压患者1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24-61岁之间,平均46.12±1.98岁,合并高血压患者1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完善颅脑CTA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同时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服用抗凝药物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相关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神经外科专科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照组我们予以常规脑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防止再出血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有如下几点:(1)健康宣教 想患者家属交代患者病情及再出血的可能,告知患者家属尽量避免告知患者真实病情,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2)病房护理 给患者选定一定安静的病房,注意通风及采光,光线不易太强,容易刺激患者眼睛,同时保持病房的整体清洁。(3)限制探视时间及次数 尽量减少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探视时间及次数,频繁的探视耽误患者休息的同时也同意造成患者情绪上的波动,增加再出血的风险。(4)生活护理 注意患者的大便情况,避免因便秘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适当增加果蔬及膳食纤维的饮食占比,可适当轻柔腹部而增加胃肠道蠕动,对于3天未解大便的患者,可报告临床医生予以通便处理。(5)病情护理 严格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注意监测患者血糖及血压搏动情况,根据患者血压及血糖搏动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及速度。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人数、死亡人数及致残人数,并计算其在每组中的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处理本次实验所测得相关数据,对于量资料我们用平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我们则予以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其破裂后容易再发出血,对脑动脉破裂再发出血的有效预防是临床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各项观察人数均少了对照组,总结其主要原因为:通过有效地对患者病房环境及探视时间的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情绪上的波动,同时通过对患者饮食及血压的护理,避免颅内血管压力的增高,将可能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从而减少了患者的死亡人数及致残人数[3]。

    参考文献

    邵长江. 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6.

    邹丹.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5):145-146.

    王映丽.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7):125-126, http://www.100md.com(宋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