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检测与艾滋病防治常态化据举措研究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艾滋病流行至今约有30多年,全世界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一起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移情的上升趋势,在此期间,我国政府部门投入大量防治经费,并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改善社会氛围,通过专项整治来提高全社会的艾滋病防治意识,利用抗病毒治療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当前我国在艾滋病防治中主要采用专项整治模式,根据艾滋病移情防治工作需求及艾滋病特点,政府部门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并拨付专项资金,扩大监测和检测工作,并减免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用,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初筛检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一.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县现存活的艾滋病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332例,其中艾滋病人478例;累计死亡787例(其中感染者450例,病人337例)。2017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现住址为我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3例,同比上升52.2%,病人140例(其中95例为既往HIV转化病人数),同比上升81.8%,死亡68,同比上升7.9%。疫情分布全县各乡镇(场)、街道。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男女构成比上来看,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且存活感染者和患者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上来看,20-39岁年龄段感染艾滋病比例较多,且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构成比较高。艾滋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人体中潜伏期较长,主要是通过个人高危行为来进行传播的一种生物特征,艾滋病感染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严重的伤害,从而体现出艾滋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艾滋病社会属性揭示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同样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完成该项社会工程,就要做好艾滋病的长期防治工作,因此在艾滋病防治中从专项整治转向防治常态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2]。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来看,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其他疾病医疗服务是相同的,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到部门日常考核工作中去,政府部门也不再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专项经费,感染者所用医疗费用与艾滋病诊疗费用同样纳入到医保中去。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民医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工作的推进,在全民医保、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将艾滋病医疗服务纳入到医保体系中是符合全民医保的内容,是制度的要求,同样也标志了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工作模式。
另外,当前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歧视较重,而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的实现有利于减轻社会歧视,社会歧视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害怕,躲避,另一种则是对感染者的过度关注,并为其提供过度特殊待遇,而两种现象都会使艾滋病患者产生心理抵触[3]。在医保体系中纳入艾滋病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敏感度和社会歧视,让艾滋病患者以正常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艾滋病防治的常态化。
二.扩大检测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实现途径
为了遏制艾滋病流行,对现有艾滋病的防治成果进一步巩固,要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状态,就要实现三个90%的目标,即90%患者了解自身感染状况;90%患者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90%患者病毒得到抑制。计划在2030年将艾滋病在全球基本消失。根据世界各个国家艾滋病感染情况来看,美国艾滋病风险率最高,约有78%,而我国艾滋病的风险率为56%。我县从2011年开始扩大监测,每年检测量已经超过全县人口的40%以上,从2016年开始开展全民健康体检艾滋病检测工作,检测率已经达到90%以上。要想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就要发现更多的感染者,而扩大检测则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扩大检测即体现出检测的价值,采用实名制检测方式,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模进行准确估计,从而更好的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与社会关怀,确保我国抗病毒治疗政策的落实[4]。当前实名制检测方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实施,在实施后,全国艾滋病感染的存活例数为58.4万,占估计存活比例68.1%。根据2016年我国政府预算来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支持资金46亿元,为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而这些进展都主要是利用了实名制检测来为该项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根据我过几天其他国家工作经验来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也明确了扩大检测的策略,实施实名制检测可以为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供医保服务,才能真正的实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常态化[5]。2017年新增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403人;年底在治抗病毒治疗2100人,抗病毒治疗覆盖率91.4%;在治病人CD4检测比例97.2%;病毒载量检测比例91.2%;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76.7%(病毒载量低于1000拷贝/ml);预防机会性感染服药比例98%;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12个月后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89.54%。
结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是我国乃至全球在艾滋病防治中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为了遏制艾滋病流行趋势就要扩大实名制检测,才能发现更多艾滋病感染者,为感染者与患者提供行为干预措施,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服务,减少母婴传播的威胁,并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
参考文献:
郭彪,彪巍,秦侠,陈任,马颖,邓子煜,胡志.艾滋病防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09):797-799.
时松和,施学忠,杨永利,卢洁,平智广.基于数据挖掘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2953-2957.
田翠翠,王华东,李辉,李迎春,肖永康,计国平.安徽省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01):35-38.
辜嵘,吕柯,刘婧,韩孟杰.中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05):506-508+518.
李慧,孙江平,邢彦,曹卫华,袁建华,郭浩岩.我国艾滋病防治资源投入现状及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06):637-639+608. (洪拉木江·阿敬 艾力·麦麦提 热汗古丽·艾力)
艾滋病流行至今约有30多年,全世界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一起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移情的上升趋势,在此期间,我国政府部门投入大量防治经费,并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改善社会氛围,通过专项整治来提高全社会的艾滋病防治意识,利用抗病毒治療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当前我国在艾滋病防治中主要采用专项整治模式,根据艾滋病移情防治工作需求及艾滋病特点,政府部门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并拨付专项资金,扩大监测和检测工作,并减免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用,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初筛检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一.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县现存活的艾滋病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332例,其中艾滋病人478例;累计死亡787例(其中感染者450例,病人337例)。2017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现住址为我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3例,同比上升52.2%,病人140例(其中95例为既往HIV转化病人数),同比上升81.8%,死亡68,同比上升7.9%。疫情分布全县各乡镇(场)、街道。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男女构成比上来看,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且存活感染者和患者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上来看,20-39岁年龄段感染艾滋病比例较多,且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构成比较高。艾滋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人体中潜伏期较长,主要是通过个人高危行为来进行传播的一种生物特征,艾滋病感染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严重的伤害,从而体现出艾滋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艾滋病社会属性揭示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同样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为完成该项社会工程,就要做好艾滋病的长期防治工作,因此在艾滋病防治中从专项整治转向防治常态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2]。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来看,艾滋病防治工作与其他疾病医疗服务是相同的,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到部门日常考核工作中去,政府部门也不再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专项经费,感染者所用医疗费用与艾滋病诊疗费用同样纳入到医保中去。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民医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工作的推进,在全民医保、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将艾滋病医疗服务纳入到医保体系中是符合全民医保的内容,是制度的要求,同样也标志了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工作模式。
另外,当前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歧视较重,而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的实现有利于减轻社会歧视,社会歧视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害怕,躲避,另一种则是对感染者的过度关注,并为其提供过度特殊待遇,而两种现象都会使艾滋病患者产生心理抵触[3]。在医保体系中纳入艾滋病防治,可以有效降低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敏感度和社会歧视,让艾滋病患者以正常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艾滋病防治的常态化。
二.扩大检测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实现途径
为了遏制艾滋病流行,对现有艾滋病的防治成果进一步巩固,要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工作状态,就要实现三个90%的目标,即90%患者了解自身感染状况;90%患者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90%患者病毒得到抑制。计划在2030年将艾滋病在全球基本消失。根据世界各个国家艾滋病感染情况来看,美国艾滋病风险率最高,约有78%,而我国艾滋病的风险率为56%。我县从2011年开始扩大监测,每年检测量已经超过全县人口的40%以上,从2016年开始开展全民健康体检艾滋病检测工作,检测率已经达到90%以上。要想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就要发现更多的感染者,而扩大检测则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扩大检测即体现出检测的价值,采用实名制检测方式,对我国艾滋病流行规模进行准确估计,从而更好的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与社会关怀,确保我国抗病毒治疗政策的落实[4]。当前实名制检测方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实施,在实施后,全国艾滋病感染的存活例数为58.4万,占估计存活比例68.1%。根据2016年我国政府预算来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支持资金46亿元,为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而这些进展都主要是利用了实名制检测来为该项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持与保障,根据我过几天其他国家工作经验来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也明确了扩大检测的策略,实施实名制检测可以为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提供医保服务,才能真正的实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常态化[5]。2017年新增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403人;年底在治抗病毒治疗2100人,抗病毒治疗覆盖率91.4%;在治病人CD4检测比例97.2%;病毒载量检测比例91.2%;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76.7%(病毒载量低于1000拷贝/ml);预防机会性感染服药比例98%;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治疗12个月后存活并坚持治疗比例89.54%。
结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是我国乃至全球在艾滋病防治中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这种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为了遏制艾滋病流行趋势就要扩大实名制检测,才能发现更多艾滋病感染者,为感染者与患者提供行为干预措施,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服务,减少母婴传播的威胁,并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实现艾滋病防治常态化。
参考文献:
郭彪,彪巍,秦侠,陈任,马颖,邓子煜,胡志.艾滋病防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09):797-799.
时松和,施学忠,杨永利,卢洁,平智广.基于数据挖掘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6):2953-2957.
田翠翠,王华东,李辉,李迎春,肖永康,计国平.安徽省艾滋病防治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01):35-38.
辜嵘,吕柯,刘婧,韩孟杰.中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05):506-508+518.
李慧,孙江平,邢彦,曹卫华,袁建华,郭浩岩.我国艾滋病防治资源投入现状及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06):637-639+608. (洪拉木江·阿敬 艾力·麦麦提 热汗古丽·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