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300048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概述(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R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

    癌性疼痛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估计每年患癌症的患者約为900万人,估计到2015年将有1500万的新癌症患者,300万人将会因为癌症而死亡。晚期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痛苦的最首要的因素,患者身心处于极度痛苦之中,晚期癌症病人中约80%发生疼痛,其中50%属于剧烈的疼痛,30%为难忍的剧痛,对于癌症尤其晚期癌症疼痛病人进行有效的止痛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为四项重点之一[1]。现代医学治疗癌痛主要用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成瘾依赖性强。中医治疗癌痛具有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和戒断性等优点,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又有抗癌功效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癌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论述如下:

    1 癌痛的病因病机

    中医将癌症所致的疼痛称之为癌瘤痛,是指癌瘤侵犯经络或阻滞经络气血所致机体某部位的疼痛。癌瘤痛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邪气影响机体脏腑功能,使气机升降失常,引起人体阴阳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而成,邪毒雍塞,瘀阻脉络,闭塞凝聚而结块作痛,这种因邪实所致疼痛,通常谓之“实痛”,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则是因为肿瘤日久,邪气客居较深,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进一步下降,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血行迟缓,脏腑经络失养,可出现疼痛,这种疼痛称之为“虚痛”,此为“不荣则痛”[2];陈氏[3]报道,广东名中医刘胜伟将癌痛分为实痛、虚痛、寒痛、热痛,认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气阳不足,不荣则痛”。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癌痛病因病机如下:风寒闭阻,热毒蕴结,痰湿凝聚,气血瘀滞,阴血亏虚,阳气不足;主要是痰、湿、气、瘀、热、毒搏结为患,且可以相互影响,兼见为患,总之,癌痛的发生与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2 癌痛的辨证论治

    2.1 辨证分型

    癌痛的辨证分型以辨虚实为本,癌痛是在正虚基础上发病的,故表现局部为实,整体为虚;病之初,以标实为主,正虚为次;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邪盛正虚,晚期以正虚为主,但邪实仍留而不去。偏实者,须辨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之主次;偏虚者,应辨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癌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的恶性循环过程,虚者全身虚,实者局部实[4]。目前对癌痛的辨证分型有气滞血瘀、痰湿凝滞、热毒内蕴、阳虚寒凝、气阴亏虚等。

    2.2 治疗原则

    癌痛的发生是在正虚基础上,邪毒瘀结而成,故扶正祛邪是其总的治疗原则,常用治则包括: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燥湿祛痰、化痰通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疏风散寒、益气养阴、补虚止痛法,而由于癌痛多发生于癌症晚期,引起其症候多变而夹杂,以上治法也可互相掺杂;多数学者认为对癌痛的内治应遵循谨守病机、标本兼治、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以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

    2.3 中医内治法: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应用汤剂及单方验方等。癌痛常见的证型有:毒邪蕴结气滞不通的锐痛,气滞血瘀的胀痛,瘀血阻络的刺痛,脾虚寒凝血瘀的隐痛及风寒客邪的窜通。不论何种证型,血瘀阻络见之于各证型的始与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散结法,理气活血通络法,益气行血、温中健脾法等。单方验方:近几年来关于控制癌痛的单方临床报道很多,疗效显著。如:单方:鳖胆汁:活鳖沸水煮5-10分钟,取出其胆囊,挤出胆汁,空腹口服,治疗各种癌痛;单味龙葵水煎服可缓解肝癌、肺癌、胃癌引起的疼痛、胸水、腹水等。

    2.4 中医外治法:主要利用敷、贴、洗及局部涂擦、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方法,将中草药制剂施于体表或在体外进行治疗,药物透过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发挥整体和局部调节作用,是中药治疗癌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中草药的外敷、涂擦、熏洗、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疗法;其特点是止痛见效快,维持时间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2.4.1 外敷中药外用及口服 对已发生的癌痛有止痛作用,效果持久而缓和,副作用小。常用止痛中药如元胡、细辛、米壳、白屈菜等,取材方便。中药外用时敷贴于疼痛部位,24小时更换一次,可持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不但止痛效果显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肿瘤发展。近几年来,中药制剂外敷缓解疼痛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如:古方“如意金黄散”(大黄、天花粉、冰片、黄柏、生南星、乳香、没药、姜黄、芙蓉叶、雄黄等),调成糊状敷贴于肝癌痛区,或其它癌的痛区,显效率达77.4%,以“蟾酥、生川乌、七叶一枝花、红花、莪术、冰片”等贴于疼痛部位,治疗晚期癌痛,总有效率达90.62%;肖俐、韩蕊珠等[10]自拟温阳行气膏外服阿是穴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对照组疼痛时服用布桂嗦片,每次300mg,聊城1周,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在疼痛完全缓解率、止痛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2.4.2 药物涂擦法是将药液涂抹患处治疗癌痛的方法;本法使用方便、制剂简单,一日内可反复多次用药,患者乐于接受;寇胜玲、薄丽亚等自治元麝止痛液外涂癌痛相应部位治疗癌性疼痛,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扶他林乳剂外涂)总有效率65.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郭军等[11]用中药解毒酊直接涂擦疼痛部位,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5.1%。王凡星等观察以痛为腧中药外涂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采用以痛为腧中药外涂治疗癌性疼痛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4.3 针灸疗法在近几年防治癌痛中起了很大作用,针刺镇痛的疗效被愈来愈多的学者用于临床。针灸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肿瘤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现代医学认为抗肿瘤治疗是有效地治疗癌痛的主要手段。针灸疗法作为中国传统中医疗法之一,控制癌痛安全、止痛迅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又有抗癌功效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玉虎 赵国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