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298952
组织胞浆菌病 1 例并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第6期
     组织胞浆菌和青霉菌均为双相真菌,在25摄氏度时呈真菌相(图2),37摄氏度时呈酵母相,培养生长影响因素较多,国外报道30多天才有微弱生长。其他诊断方法:(1)抗体延迟2-6w;(2)抗原24-48h出现,尿、脑脊液、血液中均可检出,器官移植患者中尿抗原灵敏度可达93%;(3)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PCR-DNA 100%。

    组织胞浆菌病指任何培养发现荚膜组织胞浆菌阳性,或组织病理学发现与荚膜組织胞浆菌病一致。如果患者只有1个部位受累,缺乏系统性受累的症状(发热、体重下降、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等)即定义为局灶性组织胞浆菌病。从血液、骨髓证实存在该菌或从1个脏器证实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并有系统性主诉,或从2个非污染部位证实存在该真菌即考虑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4]。

    治疗(IDSA)中重度,LAMB 3mg/Kg/d 1-2w 伊曲康唑0.2 tid 3d 0.2 Bid 12M轻中度,伊曲康唑0.2 tid 3d 0.2 Bid 12M免疫抑制或正规治疗复发者,伊曲康唑0.2 Qd 终生局灶性组织胞浆菌病,80%手术切除,无抗真菌治疗,近20%切除后抗真菌治疗,均无复发。无症状肺结节、培养阴性者不建议抗真菌治疗。以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较为多见。病程长短在鉴别诊断上的价值很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检查,特别是创伤性检查(淋巴结等的活检)对疾病确诊至关重要,目前趋于广泛应用的PET/CT虽然可能有帮助于疾病性质判断,但仍无法替代组织病理学检查[5]。

    本例病人发热2月余,且疾病不断进展,持续发热,病情发展为恶性疾病表现,以致多次就诊。导致本例诊断的突破性证据是骨髓形态学专家的经验。在他们的帮助下将疾病诊断方向明确为真菌感染,最终明确为荚膜组织胞浆菌。侵袭性真菌的诊断依据是组织病理学发现特征性病原体,但某些菌种鉴定仍需培养结果证实,而且需要延长培养时间导致本例初期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在我国是少见病,散发为主,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提示我们在人口流动、与自然界不断深入接触的背景下,某些过去认为罕见的感染性疾病还需要不断提高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廖万清,潘搏,潘炜华.警惕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组织胞浆菌病[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03):171-172.

    于洁,陈明泉,黄玉仙,朱利平,张继明.组织胞浆菌病7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05):408-414.

    潘炜华.我国组织胞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皮肤科学通报,2017,34(05):571-580+6.

    陈翀,王保平,周利平,李秋松,谭隽.组织胞浆菌病的鉴别诊断——附6例病例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25(02):143-146.

    吴育龙,庄见齐,陈晓峰.肠镜下发现组织胞浆菌病1例报道[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9):109-110. (张恩俊 杨丹丹 赵建荣)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