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冠状动脉CTA和DS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心肌缺血、心肌桥猝死与心肌梗死是临床主要表现形式[1]。本次就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心肌桥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探讨冠状动脉CTA与DSA检查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心肌桥患者100例作为对象,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有22例,女性有28例,年龄均在44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4.6)岁。研究组男性有23例,女性有27例,年龄均在43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DSA方式检查,研究组采用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东芝64排128层CT检查仪器。DSA检查操作:使用DSA造影机器常规性透皮穿刺股动脉,将其放入5F导管鞘当中,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多位体照影技术。冠状动脉CTA检查操作:给患者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实际,采用5毫升/s为注射的速度。动脉影像检查的获得主要是经多层的螺旋CT配置造影剂自动的跟踪系统,主动脉弓属于监测点防止位置。100HU属于启动扫描的相关阈值,重建经过多平面、曲面与容积再现情况,重建的冠状动脉主要是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实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检查结果以(%)表示,行 检验。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为92.0%(46/50),对照组心肌桥病症检出率为64.0%(32/50),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针对冠心病疾病病症,传统检查方式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是DSA检查,可以经狭窄病变直观的体现,但是不能够较好的显示现在斑块结构因素。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较好显示官腔狭窄特征情况,且患者冠状动脉分值与主干能够清晰显示出来,详细了解患者冠状动脉情况,简便操作方式,安全性与无创伤性优势。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时候,能够多视角、动态且立体、直观完成,得出患者狭窄、栓塞与钙化病症信息。对患者狹窄情况进行评估,能够准确判断心肌桥病症。
肖安兵[2]的研究显示,其研究的140例类似冠心病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检查方式检查。对照组患者DSA检查当中,30例患者属于心肌桥患者。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检查当中,心肌桥患者有48例。实施检查的140例患者当中,心肌缺血患者有28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是胸闷、胸痛等。其中有4例患者有异常心电图情况存在。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出率为92.0%(46/50),对照组心肌桥病症检出率为64.0%(32/50),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说明心肌桥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桥病症的检出几率。有利于患者心肌桥病症的检出,提高临床判断准确度,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心肌桥属于常见先天性解剖学异常症状。冠状动脉与较大分支走行在心脏表面心外膜下脂肪椎当中,在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完全、部分包绕的时候,这段心肌又被称之为心肌桥,这段血管则被称之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属于良性先天发育异常,临床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相关报道显示心肌桥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出现相关密切。DSA对心肌桥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冠状动脉管径变化差异情况对心肌桥病症是否存在进行判断,但是不能够直观的显示出心肌桥冠状动脉复合体存在的情况,并且属于有创性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方式可以直观、准确的对心肌桥冠状动脉结构特征清晰的检查显示,能够进行明确诊断[3]。
综上所述,对心肌桥病症患者,采取冠状动脉CTA与DSA方式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准确度要明显高于DSA检查诊断准确度,有助于心肌桥病症的检出诊断,且冠状动脉CTA属于有效无创性检查方式,能够在临床与科研当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陈建平,龚波,武洪林等.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61,464.
肖安兵.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DSA对比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331.
赵枝林,王任国,何志伟等.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854-856. (李聚财 李晶晶 徐俊文 李娟 李慧)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心肌缺血、心肌桥猝死与心肌梗死是临床主要表现形式[1]。本次就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心肌桥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探讨冠状动脉CTA与DSA检查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心肌桥患者100例作为对象,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有22例,女性有28例,年龄均在44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4.6)岁。研究组男性有23例,女性有27例,年龄均在43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DSA方式检查,研究组采用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东芝64排128层CT检查仪器。DSA检查操作:使用DSA造影机器常规性透皮穿刺股动脉,将其放入5F导管鞘当中,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多位体照影技术。冠状动脉CTA检查操作:给患者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实际,采用5毫升/s为注射的速度。动脉影像检查的获得主要是经多层的螺旋CT配置造影剂自动的跟踪系统,主动脉弓属于监测点防止位置。100HU属于启动扫描的相关阈值,重建经过多平面、曲面与容积再现情况,重建的冠状动脉主要是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实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检查结果以(%)表示,行 检验。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为92.0%(46/50),对照组心肌桥病症检出率为64.0%(32/50),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针对冠心病疾病病症,传统检查方式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是DSA检查,可以经狭窄病变直观的体现,但是不能够较好的显示现在斑块结构因素。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较好显示官腔狭窄特征情况,且患者冠状动脉分值与主干能够清晰显示出来,详细了解患者冠状动脉情况,简便操作方式,安全性与无创伤性优势。观察患者的病情的时候,能够多视角、动态且立体、直观完成,得出患者狭窄、栓塞与钙化病症信息。对患者狹窄情况进行评估,能够准确判断心肌桥病症。
肖安兵[2]的研究显示,其研究的140例类似冠心病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检查方式检查。对照组患者DSA检查当中,30例患者属于心肌桥患者。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检查当中,心肌桥患者有48例。实施检查的140例患者当中,心肌缺血患者有28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是胸闷、胸痛等。其中有4例患者有异常心电图情况存在。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检出率为92.0%(46/50),对照组心肌桥病症检出率为64.0%(32/50),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说明心肌桥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桥病症的检出几率。有利于患者心肌桥病症的检出,提高临床判断准确度,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心肌桥属于常见先天性解剖学异常症状。冠状动脉与较大分支走行在心脏表面心外膜下脂肪椎当中,在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完全、部分包绕的时候,这段心肌又被称之为心肌桥,这段血管则被称之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属于良性先天发育异常,临床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相关报道显示心肌桥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出现相关密切。DSA对心肌桥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收缩期和舒张期冠状动脉管径变化差异情况对心肌桥病症是否存在进行判断,但是不能够直观的显示出心肌桥冠状动脉复合体存在的情况,并且属于有创性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方式可以直观、准确的对心肌桥冠状动脉结构特征清晰的检查显示,能够进行明确诊断[3]。
综上所述,对心肌桥病症患者,采取冠状动脉CTA与DSA方式检查,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准确度要明显高于DSA检查诊断准确度,有助于心肌桥病症的检出诊断,且冠状动脉CTA属于有效无创性检查方式,能够在临床与科研当中发挥相应的作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陈建平,龚波,武洪林等.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61,464.
肖安兵.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DSA对比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9):331.
赵枝林,王任国,何志伟等.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854-856. (李聚财 李晶晶 徐俊文 李娟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