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93084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为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静脉留置针留置依靠其减少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刺激性小、安全迅速、操作简单、便于固定等等优点[1],在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缓解患者痛苦的重要治疗手段,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输液、输血等等抢救工作的效率。为此,本文研究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涵盖了卧位与非卧位、高渗液体与一般液体、封管液以及留置部位等几个方面,为后期进一步扩大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运用价值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具体研究报告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事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以及充分披露本文研究的各项事宜的前提之下[2],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合计1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28~54岁,平均年龄为35.34岁,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d~23d。纳入的100例患者中,心血管疾病20例、循環系统疾病15例、心功能不全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糖尿病及高血压合计20例,其他类型疾病共计10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外科系统疾病、皮肤感染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留置针留置时间等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期临床观察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纳入标准:年龄28~54岁中青年患者;意识清楚,无沟通性障碍;凝血功能正常;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间不少于6d;输液药物仅为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排除标准:不同意参加本文研究;使用肝素、速碧凝、克塞等注射抗凝剂[3];有手部疾病、上肢水肿;穿刺部位有感染。本文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主要选择患者粗直、弹性较好,并且不容易滑动的血管[4]。对于儿童,一般选择头皮正中的静脉,而成人一般选择手背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以及前壁静脉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开患者开关节、肢体受伤部位、静脉瓣等等,身体瘫痪的患者需要选择侧肢体血管。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需要将患者穿刺部位及周围30~36cm2范围内[5]的头发剔净,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留置针头,并且需要在事前做好留置针头质量检查工作,充分保障针头锋利无沟,套管完整没有断裂。在进行肢体静脉穿刺时,需要在患者穿刺点上方9~10cm处扎止血管[6],充分保障留置针外套管处于放松状态。之后,留置针尖面朝向,待进入0.2cm~0.4cm后,将套管推进血带,然后在抽出留置针芯,同时将事前准备好的静脉输液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如果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遇到无法确定留置针尖是否刺入患者血管的情况,护理人员可以将留置针芯拔出一点,并松止血带,减少液体的滴入量[7]。这时,观察滴速的畅通性及患者穿刺局部肿胀情况。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沿着血管方向通过平行方法推进软管。接着需要用适当面积的小贴膜将留置管套固定住,调节其松紧适宜,保障留置针尖不扭曲也不折叠[8]。待进行完留置针输液完成操作之后,可以通过边退边注的方式输入适量的肝素稀释液,大概每天2次左右,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留置针穿刺部位。

    1.3 观察指标

    本文主要是从卧位与非卧位、高渗液体与一般液体、封管液以及留置部位等几个方面着重观察,通过临床记录的数据分析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变化情况[9]。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临床观察数据的处理上,采用的是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10]。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表示[11]。同时引入t统计量、卡方分布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以P﹤0.05来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发现,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受体位及穿刺部位的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液体渗透压和封管液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护理对策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我国临床的广泛运用,由于受到医护人员心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患者自身疾病特点等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运用价值。对于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标准,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建议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最好在3d~5d,最长不得超过1周的时间[12]。另外,也有相关的文献表明,只要留置针穿刺局部不发生静脉炎,并且患者输液通畅,没有用出现不适症状,就可以不变更穿刺部位。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受体位及穿刺部位的影响,与液体渗透压和封管液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选择性的进行静脉留置。另外,输入高渗液体的患者一般应该在2~3d至少更换一次的留置针部位,同时适量增加留置肢体的活动量,从而减轻肿胀及静脉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体护理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了适当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医护人员需要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充分告知患者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促进肢体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减轻患者肿胀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的概率。同时,还需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于出现肿胀及静脉炎的患者,需要做好更换穿刺部位等相关工作,防止穿刺部位出现炎症。其次,从护理人员自身角度来看,需要提升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压力,及时排除影响护理工作的各种干扰因素,规范好自身的护理行为,确保穿刺血管与套管针型号的匹配,在保证护理人员正确使用留置针的前提之下做好进行穿刺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静脉留置针的技术操作水平。

    最后,需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及时排除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负面情绪,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从而减少后期留置针并发症状出现的概率。

    参考文献

    周晓菲.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效果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0,01:76-78.

    林楚玉,许静华,孙淑銮,林丽容.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05:12-14.

    朱红,徐兵,戴明红,王菊.早产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1,06:987-988.

    王兆霞,李军,贾丽华,王会萍.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9:4788.

    霍青,周科,刘利,陈雪,何慧琳.骨科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24:695-697.

    孟庆慧,洪华,张伟,娄凤兰.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06:70-73.

    闫俊芬.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3:4318-4321.

    杨仕英.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01:58-59.

    陈懿帆,高志英.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06:90-91.

    董静静,韩瑜,李苏萌,崔丽丽.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01:124-126.

    韩瑜,董静静.水胶体敷料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4,01:3-5.

    李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0:95-96. (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