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多数为急危重症,且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差,许多患者通常需要依靠辅助性器械,比如呼吸机、留置尿管、静脉留置导管等,而这些操作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提供感染的发生率,所以需要为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提供人性化、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质量[1]。此实验挑选70例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分析护理干预对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于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由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8—82岁,平均(61.7±4.16)岁。组间差异在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比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待导管拔出后,对患者穿刺点和导管尖端实行细菌培养,而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①无菌操作护理: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和无菌原则进行护理操作,强化医护人员手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应合理穿戴隔离服、口罩和手套进行留置导管,另外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消毒面积≥10平方厘米;②缩短留置导管时间:由相关研究显示,留置导管时间是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若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周,则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5%,若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2周,则感染率超过20%,若导管留置时间>3周,则感染率超过75%,所以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问,当条件允许时,可及早拔出导管,降低感染率;③穿刺点护理:导管留置点感染发生主要是由于菌群分布,由研究得知,若患者中心静脉预留导管,则感染率最高的部位在股静脉,而概率最低的在于锁骨静脉,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挑选患者穿刺部位,尽可能选择感染低的位置;④导管和敷贴护理:报道显示,感染与导管类型有关,在诊治时,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用导管,比如在进行单一输液,通常选用单腔导管,而进行中心静脉输液时,主要選用双腔导管,而且选用的导管最好具有抗菌涂层,同时张贴无菌透明材料,方便对穿刺点的皮肤进行观察,另外需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每天更换一次纱布,若敷料潮湿或被污染,可及时进行更换;⑤输入装置消毒干预:为了防止导管接头被污染而引发感染,则在输液前需严格消毒导管,同时尽量少进行输液旁路操作,每天最少更换1次输液设备,比如三通设备、肝素帽等器材每3天最少更换一次,一旦被污染需及时更换;⑥预防产生导管血栓护理:当导管内发生血栓情况时,极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生长在导管内,从而提高感染风险,所以需要对导管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保证导管的通畅性,每6小时需采用肝素进行封管,避免发生血栓,不可在导管内实行采血和输血操作[2]。
1.3 评价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概率,其中包括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导管预留时间[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整理、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资料,计数资料:行百分数(%)表述,用检验;计量资料:行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行t值,P<0.05可作为呈现统计学差异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等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导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3 讨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多数患有急危重症,且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为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和身心需求,为患者进行无菌操作护理、缩短留置导管时间、穿刺点护理、导管和敷贴护理、输入装置消毒干预以及预防产生导管血栓护理等,以此全面、科学的预防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4]。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为0.0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86%、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为14.29%、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7.14%、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发生率为20.00%,同时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6.34±1.79)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0.31±1.97)天(P<0.05)。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较显著的预防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等发生率,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且有助于减少患者导管预留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预后转归,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
参考文献
贲礼美. 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 医学信息, 2016, 29(30):153-153.
周润.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8):616-618.
崔碧莲. 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5):2480-2480.
童玉梅, 刘瑞华, 张月蒲,等.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4):38-39. (张玉洁)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多数为急危重症,且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差,许多患者通常需要依靠辅助性器械,比如呼吸机、留置尿管、静脉留置导管等,而这些操作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提供感染的发生率,所以需要为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提供人性化、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质量[1]。此实验挑选70例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收的患者,分析护理干预对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于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由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48—82岁,平均(61.7±4.16)岁。组间差异在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比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待导管拔出后,对患者穿刺点和导管尖端实行细菌培养,而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①无菌操作护理: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和无菌原则进行护理操作,强化医护人员手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应合理穿戴隔离服、口罩和手套进行留置导管,另外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消毒面积≥10平方厘米;②缩短留置导管时间:由相关研究显示,留置导管时间是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若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周,则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5%,若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2周,则感染率超过20%,若导管留置时间>3周,则感染率超过75%,所以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问,当条件允许时,可及早拔出导管,降低感染率;③穿刺点护理:导管留置点感染发生主要是由于菌群分布,由研究得知,若患者中心静脉预留导管,则感染率最高的部位在股静脉,而概率最低的在于锁骨静脉,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挑选患者穿刺部位,尽可能选择感染低的位置;④导管和敷贴护理:报道显示,感染与导管类型有关,在诊治时,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用导管,比如在进行单一输液,通常选用单腔导管,而进行中心静脉输液时,主要選用双腔导管,而且选用的导管最好具有抗菌涂层,同时张贴无菌透明材料,方便对穿刺点的皮肤进行观察,另外需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每天更换一次纱布,若敷料潮湿或被污染,可及时进行更换;⑤输入装置消毒干预:为了防止导管接头被污染而引发感染,则在输液前需严格消毒导管,同时尽量少进行输液旁路操作,每天最少更换1次输液设备,比如三通设备、肝素帽等器材每3天最少更换一次,一旦被污染需及时更换;⑥预防产生导管血栓护理:当导管内发生血栓情况时,极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生长在导管内,从而提高感染风险,所以需要对导管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保证导管的通畅性,每6小时需采用肝素进行封管,避免发生血栓,不可在导管内实行采血和输血操作[2]。
1.3 评价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概率,其中包括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导管预留时间[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整理、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资料,计数资料:行百分数(%)表述,用检验;计量资料:行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行t值,P<0.05可作为呈现统计学差异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等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导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3 讨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多数患有急危重症,且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为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和身心需求,为患者进行无菌操作护理、缩短留置导管时间、穿刺点护理、导管和敷贴护理、输入装置消毒干预以及预防产生导管血栓护理等,以此全面、科学的预防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4]。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为0.0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86%、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为14.29%、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7.14%、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发生率为20.00%,同时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6.34±1.79)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0.31±1.97)天(P<0.05)。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较显著的预防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心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器械感染等发生率,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且有助于减少患者导管预留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预后转归,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
参考文献
贲礼美. 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 医学信息, 2016, 29(30):153-153.
周润.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 26(8):616-618.
崔碧莲. 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5):2480-2480.
童玉梅, 刘瑞华, 张月蒲,等.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4):38-39. (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