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93256
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对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8年第7期
     【中圖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糖尿病肾病属于临床高发性糖尿病并发症,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易造成病情迁延恶化并进而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临床资料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病情均经临床确诊,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严重脏器功能病变患者、严重全身合并症患者[1]。将抽取对象分为参照组(n=31)和探究组(n=33)2组,其中,参照组14例女性,17例男性,31至74周岁,平均(54.8±11.4)岁,探究组15例女性,18例男性,33至78周岁,平均(55.6±11.2)岁。所抽取患者分组后比较其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应用胰岛素治疗以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同时应用格林美脲治疗,每日治疗1次,于餐前半小时口服2毫克。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金匮肾气丸,每次6克,每天治疗2次[2]。

    1.3 观察项目 记录和比较患者用药后Scr、BUN、24h尿蛋白定量、FBG以及2hPBG值。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用药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有效:用药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40%以下;显效:用药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下降幅度不低于治疗前的40%[3]。

    1.5 统计学分析及应用 本研究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其中治疗有效患者为25例,治疗无效患者为6例,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其中治疗有效患者为32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探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分析 治疗后探究组患者Scr、BUN、24h尿蛋白定量、FBG以及2hPBG等各项目数据值均低于参照组,2组各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引发原因为机体日久消渴、正气亏虚,当前临床上尚无Ⅳ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特效药物,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4]。金匮肾气丸具有滋补阴阳、滋肾助阳、扶正固本的功效,方中砂仁有和胃的药效,大黄能够发挥泻火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车前子具有祛痰清热的功效,丹参在活血化瘀方面药效显著,益母草能够发挥调经活血、消肿利尿的作用,黄芪益气,当归补血[5],同时联合应用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萸肉以及山药、熟地黄、附子等能够取得和胃健脾、祛浊利湿、养血益气、化瘀活血的功效[6]。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探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患者Scr、BUN、24h尿蛋白定量、FBG以及2hPBG等各项目数据值均低于参照组,2组各项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治疗可使患者病情获得明显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

    参考文献

    吴树君.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6):638-639.

    胡颜萍.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8):36-36.

    韩振启.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Ⅴ期45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6):301-302.

    张玲红.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69-170.

    侯翠荣.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57-58.

    贾凡.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6):215. (孙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