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救护中的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创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创伤患者具有病情危急、并发症多、处理复杂、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故患者来院后给予快速准确的伤情评估,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伤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以及其的生存和预后效果[1]。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伤情评估方案为CRAMS评分,其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早期伤情,进行检伤分类,根据其严重程度,指导救治。但CRAMS评分的生理指标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基础血压的影响。我院在CRAMS评分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未开展优化创伤评估前收治的创伤患者共计2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5例,女性55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2.38±3.15岁。致伤类型:交通伤85例,坠落伤45例,挤压伤31例,利器伤18例,其他21例。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开展优化创伤评估后急诊收治创伤患者共计20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44例,女性56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2.43±3.21岁。致伤类型:交通伤87例,坠落伤44例,挤压伤30例,利器伤19例,其他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CRAMS评分[2],对患者早期伤情进行判断,检伤分类,根据其严重程度,指导救治,对评分<7分的患者,医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控制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化后的创伤评估方案,其具体实施方法为:
1.2.1 准备阶段(1)成立优化创伤评估方法管理小组:成立由急诊科护士长、急诊外科科主任、急诊外科医生、责任组长、急诊科主管护师组成的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以面谈方式,询问当班护士创伤评估时间掌握,评估内容是否掌握。实地查看病人情况,评估是否完整。收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存在风险因素,有无组织优化护理评估相关知识培训,有无发生不良事件补救措施,如何进行系统性风险管理。优化创伤评估管理小组挑选病情复杂,需要评估内容多的患者,审查整个评估过程,对关注流程和关注区域进行优化:了解评估不全导致发生不良事件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时发现风险评估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最终确认根本风险,进行整改。(2)制定优化创伤评估内容:①制定优化创伤评估标准,明确评估者的职责。②优化创伤评估记录单的设计:为了更全面的对创伤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创伤患者入院后2分钟内进行CRAMS评分,在抢救措施实施的同时给病人作进一步的HPLAN评估,H=头部,P=骨盆,L=四肢,A=动脉,N=神经。③人员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针对性的相关知识培训,组织护士学习创伤评估的内容,培养识别风险能力。
1.2.2 实施 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由急诊相关工作人员在2分钟内给予患者CRAMS评估,在抢救措施实施的同时给病人作进一步的HPLAN评估,H=头部,P=骨盆,L=四肢,A=动脉,N=神经,具体包括头面部有无严重撕裂、挫伤、颅脑有无凹陷变形,颈部有无压痛、畸形、肿胀,患者有无恐惧、悲观不良情绪;骨盆有无压痛、不稳定;四肢有无骨折、肿胀;脊椎有无肿胀、压痛、瘫痪。根据评估结果,对有手术指症的患者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重要的脏器功能严密监测,对怀疑有骨折、血管神经受损的患者加强安全转运,防止搬运不当引起继发伤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急诊救护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患者数量*100%。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97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98.5%,未发生护患纠纷。对照组2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75例,死亡25例,抢救成功率为87.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救护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救护服务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CRAMS目前急诊常用的创伤评估方案,其以生理指标作为主外加损伤部位的评分,普遍适用于现场或者确定诊断前的创伤评估,也常被用于捡伤分类处理或者预测患者生存率中[3]。在用于急诊分诊捡伤分类时,其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于急诊预检早期评估[4]。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RAMS评分的生理指标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基础血压的影响,导致其敏感度下降,影响评估效果。而在CRAMS评分基础上对创伤患者做进一步评估,包括Head(头面部)、Pelvis(骨盆)、Limb(四肢)、Arteries(动脉)、Nerve(神经)等方面的评估,即CRAMS-PLAN评估,快速对创伤患者进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大脑、脊柱以及肢体骨骼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及时作出判断,然后根据患者各个部位评估结果,按照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其抢救顺序,有利于合理安排急诊救护工作,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对于降低急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救护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急诊抢救质量的提高。
结论
优化创伤评估在用于急诊创伤救护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创伤救治效果,为有效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急诊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施素华,殷婷婷,孔悦,等.创伤评分预警在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B):54-55.
赵威,黄杨,王玉同,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对重度创伤病情评估的意义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7-10.
李春蓉,乐明辉,刘侃.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255-257.
王轶宁,洪凌,陈光,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91-492. (李萍 严水花 李建伟 朱敏 范致远)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创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创伤患者具有病情危急、并发症多、处理复杂、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故患者来院后给予快速准确的伤情评估,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伤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以及其的生存和预后效果[1]。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伤情评估方案为CRAMS评分,其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早期伤情,进行检伤分类,根据其严重程度,指导救治。但CRAMS评分的生理指标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基础血压的影响。我院在CRAMS评分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未开展优化创伤评估前收治的创伤患者共计2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45例,女性55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2.38±3.15岁。致伤类型:交通伤85例,坠落伤45例,挤压伤31例,利器伤18例,其他21例。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开展优化创伤评估后急诊收治创伤患者共计20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44例,女性56例,年龄为18-64岁,平均年龄为42.43±3.21岁。致伤类型:交通伤87例,坠落伤44例,挤压伤30例,利器伤19例,其他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CRAMS评分[2],对患者早期伤情进行判断,检伤分类,根据其严重程度,指导救治,对评分<7分的患者,医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控制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化后的创伤评估方案,其具体实施方法为:
1.2.1 准备阶段(1)成立优化创伤评估方法管理小组:成立由急诊科护士长、急诊外科科主任、急诊外科医生、责任组长、急诊科主管护师组成的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以面谈方式,询问当班护士创伤评估时间掌握,评估内容是否掌握。实地查看病人情况,评估是否完整。收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存在风险因素,有无组织优化护理评估相关知识培训,有无发生不良事件补救措施,如何进行系统性风险管理。优化创伤评估管理小组挑选病情复杂,需要评估内容多的患者,审查整个评估过程,对关注流程和关注区域进行优化:了解评估不全导致发生不良事件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及时发现风险评估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最终确认根本风险,进行整改。(2)制定优化创伤评估内容:①制定优化创伤评估标准,明确评估者的职责。②优化创伤评估记录单的设计:为了更全面的对创伤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创伤患者入院后2分钟内进行CRAMS评分,在抢救措施实施的同时给病人作进一步的HPLAN评估,H=头部,P=骨盆,L=四肢,A=动脉,N=神经。③人员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针对性的相关知识培训,组织护士学习创伤评估的内容,培养识别风险能力。
1.2.2 实施 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由急诊相关工作人员在2分钟内给予患者CRAMS评估,在抢救措施实施的同时给病人作进一步的HPLAN评估,H=头部,P=骨盆,L=四肢,A=动脉,N=神经,具体包括头面部有无严重撕裂、挫伤、颅脑有无凹陷变形,颈部有无压痛、畸形、肿胀,患者有无恐惧、悲观不良情绪;骨盆有无压痛、不稳定;四肢有无骨折、肿胀;脊椎有无肿胀、压痛、瘫痪。根据评估结果,对有手术指症的患者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重要的脏器功能严密监测,对怀疑有骨折、血管神经受损的患者加强安全转运,防止搬运不当引起继发伤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急诊救护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患者数量*100%。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97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98.5%,未发生护患纠纷。对照组2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75例,死亡25例,抢救成功率为87.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救护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救护服务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CRAMS目前急诊常用的创伤评估方案,其以生理指标作为主外加损伤部位的评分,普遍适用于现场或者确定诊断前的创伤评估,也常被用于捡伤分类处理或者预测患者生存率中[3]。在用于急诊分诊捡伤分类时,其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于急诊预检早期评估[4]。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RAMS评分的生理指标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基础血压的影响,导致其敏感度下降,影响评估效果。而在CRAMS评分基础上对创伤患者做进一步评估,包括Head(头面部)、Pelvis(骨盆)、Limb(四肢)、Arteries(动脉)、Nerve(神经)等方面的评估,即CRAMS-PLAN评估,快速对创伤患者进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大脑、脊柱以及肢体骨骼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及时作出判断,然后根据患者各个部位评估结果,按照伤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其抢救顺序,有利于合理安排急诊救护工作,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对于降低急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救护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急诊抢救质量的提高。
结论
优化创伤评估在用于急诊创伤救护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创伤救治效果,为有效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急诊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施素华,殷婷婷,孔悦,等.创伤评分预警在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B):54-55.
赵威,黄杨,王玉同,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对重度创伤病情评估的意义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7-10.
李春蓉,乐明辉,刘侃.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255-257.
王轶宁,洪凌,陈光,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诊治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91-492. (李萍 严水花 李建伟 朱敏 范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