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临床体会。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口腔颌面部炎症产生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探究。结果:该组患者治疗治愈4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例无效患者因服药后便稀,排便次数增多而未能坚持。疗程为3~8d,平均疗程为5d,大部分患者1周后出院。结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口腔颌面部炎症儿童和青年人群发病的概率很高,主要是以牙源性感染为主。
【关键词】抗生素;口腔颌面;炎症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口腔颌面部炎症属于口腔类常见性的病症,发病率很高,主要是因为致病性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患者患病后牙槽会产生浓重,或者呈现淋巴发炎等情况。患者患病后会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非常的不舒服,或者全身都感觉不舒服,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处理,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产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在诊断确认后,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所以对于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临床体会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以我院的56名患者为例,这些患者都确认为患有口腔颌面部炎症,其中有男性30名,年龄在7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患者在7到25岁之间的人员居多,接近于患者总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一般情况下治理疗程在8到42天,平均治理疗程为18天。其中明确颌下炎症为12例,口底炎症为6例。病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牙源性感染導致的,同时也包含损伤性感染等原因,医源性感染3.6%(2/56),无血源性感染。患者以颊面部间隙感染者居多,占48.2%(27/56),眶下间隙感染占21.4%(12/56),嚼肌间隙感染占16.1%(9/56),颌下间隙感染8.9%(5/56),口底感染5.4%(3/56)。
1.2 方法 调查采取的患者都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根据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敏感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以选用针对性抗生素为主,一般病例甲哨唑及青霉素,严重病例用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与感染较重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急性蜂窝织炎时使用剂量要加大。全身中毒情况严重者,应加强支持疗法,加强静脉输液,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高热患者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物治疗。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具备切开适应证的在2h内行内外切引流术,一般在局麻下,待局部脓肿形成穿刺确诊后采用合适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达脓腔,使脓液尽量引流。口底感染应早期切开,保证引流通畅和呼吸道通畅;眶下感染为减压主张早期切开引流;为防损伤深部组织,咽旁感染切开时切口不宜过深。对于较大脓腔,引流速度不宜过快,以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水肿明显者,高渗盐水敷料湿敷,每日换药,继续抗炎治疗。术后进行彻底清创、引流处理后,用0.9%生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U加反复冲洗,置橡皮条、碘仿纱条、乳胶管等引流。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疼痛、发热、开口困难等症状全部消失,局部炎症肿胀消退。好转:治疗后疼痛、发热、开口困难、局部炎症肿胀等症状减轻或上述症状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疼痛、发热、肿胀、开口困难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治愈4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例无效患者因服药后便稀,排便次数增多而未能坚持。疗程为3~8d,平均疗程为5d,大部分患者1周后出院。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为颏下、舌下、咬肌、颌下隙等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化脓局限后波动感明显,容易诊断。该组56例患者中儿童与青年人发病率较高,占48.21%(27/56)。患者以颊面部间隙感染者居多,占48.2%(27/56),病因感染主要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占76.8%(43/56),多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口腔颌面部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主要与口腔内的湿度和温度适于各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着直接解剖联系,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冠周炎、根尖周炎等经常发作最易并发颌面感染。牙龈和扁桃体的特殊解剖结构适合于各类微生物的寄生、存留和聚积。经我院积极的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与适当的切开引流治疗,本组患者治疗治愈4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8.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菌除厌氧菌外,主要为革兰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用足剂量,疗程适当。同时进行积极的纠正水电解质治疗,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必要及时切开引流,清除病灶,防治并清除口内病灶牙,截断感染来源,切开引流一般宜局麻,术中要注意无菌细心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既可缩短疗程,又有利于避免复发,对于可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对口腔颌面部炎症不能简单地“就口医口”,应重视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用足剂量,疗程适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菌除厌氧菌外,主要为革兰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微生物的变化及超广谱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与广谱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有关。本组病例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原因之一就是强化了实验报告检查,通过细菌培养,选准了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通过静脉输液,维持了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结语:口腔颌面部炎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类疾病,如果病症发现后不能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其它的病症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医疗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寻找有效的临床医疗方式,促进我国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丁钰.60例口腔颌面部炎症原因分析与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4(8):69~70.
胡晓文,吴学礼,欧阳喈,等.2种不同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效果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11,17(4):290~292.
陈中,谷凤琴.口腔颌面炎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36):102~103 (赵士军)
【关键词】抗生素;口腔颌面;炎症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口腔颌面部炎症属于口腔类常见性的病症,发病率很高,主要是因为致病性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患者患病后牙槽会产生浓重,或者呈现淋巴发炎等情况。患者患病后会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非常的不舒服,或者全身都感觉不舒服,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处理,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产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在诊断确认后,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所以对于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临床体会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以我院的56名患者为例,这些患者都确认为患有口腔颌面部炎症,其中有男性30名,年龄在7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患者在7到25岁之间的人员居多,接近于患者总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一般情况下治理疗程在8到42天,平均治理疗程为18天。其中明确颌下炎症为12例,口底炎症为6例。病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牙源性感染導致的,同时也包含损伤性感染等原因,医源性感染3.6%(2/56),无血源性感染。患者以颊面部间隙感染者居多,占48.2%(27/56),眶下间隙感染占21.4%(12/56),嚼肌间隙感染占16.1%(9/56),颌下间隙感染8.9%(5/56),口底感染5.4%(3/56)。
1.2 方法 调查采取的患者都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根据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敏感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以选用针对性抗生素为主,一般病例甲哨唑及青霉素,严重病例用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与感染较重应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急性蜂窝织炎时使用剂量要加大。全身中毒情况严重者,应加强支持疗法,加强静脉输液,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高热患者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物治疗。炎症已化脓并形成脓肿,具备切开适应证的在2h内行内外切引流术,一般在局麻下,待局部脓肿形成穿刺确诊后采用合适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达脓腔,使脓液尽量引流。口底感染应早期切开,保证引流通畅和呼吸道通畅;眶下感染为减压主张早期切开引流;为防损伤深部组织,咽旁感染切开时切口不宜过深。对于较大脓腔,引流速度不宜过快,以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水肿明显者,高渗盐水敷料湿敷,每日换药,继续抗炎治疗。术后进行彻底清创、引流处理后,用0.9%生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U加反复冲洗,置橡皮条、碘仿纱条、乳胶管等引流。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疼痛、发热、开口困难等症状全部消失,局部炎症肿胀消退。好转:治疗后疼痛、发热、开口困难、局部炎症肿胀等症状减轻或上述症状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疼痛、发热、肿胀、开口困难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该组患者治疗治愈44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例无效患者因服药后便稀,排便次数增多而未能坚持。疗程为3~8d,平均疗程为5d,大部分患者1周后出院。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为颏下、舌下、咬肌、颌下隙等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化脓局限后波动感明显,容易诊断。该组56例患者中儿童与青年人发病率较高,占48.21%(27/56)。患者以颊面部间隙感染者居多,占48.2%(27/56),病因感染主要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占76.8%(43/56),多为根尖周炎和冠周炎引起。口腔颌面部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主要与口腔内的湿度和温度适于各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着直接解剖联系,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冠周炎、根尖周炎等经常发作最易并发颌面感染。牙龈和扁桃体的特殊解剖结构适合于各类微生物的寄生、存留和聚积。经我院积极的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与适当的切开引流治疗,本组患者治疗治愈44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8.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菌除厌氧菌外,主要为革兰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用足剂量,疗程适当。同时进行积极的纠正水电解质治疗,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必要及时切开引流,清除病灶,防治并清除口内病灶牙,截断感染来源,切开引流一般宜局麻,术中要注意无菌细心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既可缩短疗程,又有利于避免复发,对于可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对口腔颌面部炎症不能简单地“就口医口”,应重视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用足剂量,疗程适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菌除厌氧菌外,主要为革兰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微生物的变化及超广谱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与广谱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有关。本组病例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原因之一就是强化了实验报告检查,通过细菌培养,选准了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通过静脉输液,维持了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结语:口腔颌面部炎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类疾病,如果病症发现后不能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导致其它的病症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医疗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寻找有效的临床医疗方式,促进我国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丁钰.60例口腔颌面部炎症原因分析与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4(8):69~70.
胡晓文,吴学礼,欧阳喈,等.2种不同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效果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11,17(4):290~292.
陈中,谷凤琴.口腔颌面炎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36):102~103 (赵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