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促骨折愈合的应用研究进展(2)
3 结语
在几千年前,人们已经证实针灸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学者才开始将针灸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医学的其它领域之中,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目前,在我国针灸应用于治疗骨折患者处于初步阶段,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已经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中得到证实[14]。近几年来,我国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与某些调节因子存在密切联系。运用针灸促进骨折愈合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疗效良好等,十分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对针灸促骨折愈合的应用进行研究,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刘滨生.前臂骨折后期的辅助针刺疗法[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6):16.
梁贵生,杨轶胜,胥英伟,等.针刺、艾灸治疗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报,2000,28(2):59.
熊芳丽,肖亚平,姬锋养.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11):100-101.
刘家瑞.穴位注射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国康复,2006,21(3):198.
杨镇萍,黄建.脉络宁穴位注射促进骨愈合的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学医学报,2002,18(3):39-40.
郑海涛,梁丽华.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129.
周黎明.电针治疗胫骨骨折迟缓愈合52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10):599-600.
苏恩亮,梅铁成,李广琪,等.针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250-252.
王全权,陈海林,张兴国.穴位注射结合中药促进尺桡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23-24.
张俐,张安桢,移平.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红外热像图观察[J].中国骨伤,2001,14(8):468-470.
张秀花,丁永清,陈静.针刺对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2):66.
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1,14(2):81-82.
吳明霞,吴炳煌,刘献祥,等.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5):334-336. (刘重阳)
在几千年前,人们已经证实针灸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学者才开始将针灸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医学的其它领域之中,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目前,在我国针灸应用于治疗骨折患者处于初步阶段,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理已经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中得到证实[14]。近几年来,我国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与某些调节因子存在密切联系。运用针灸促进骨折愈合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疗效良好等,十分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对针灸促骨折愈合的应用进行研究,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刘滨生.前臂骨折后期的辅助针刺疗法[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6):16.
梁贵生,杨轶胜,胥英伟,等.针刺、艾灸治疗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报,2000,28(2):59.
熊芳丽,肖亚平,姬锋养.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11):100-101.
刘家瑞.穴位注射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国康复,2006,21(3):198.
杨镇萍,黄建.脉络宁穴位注射促进骨愈合的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学医学报,2002,18(3):39-40.
郑海涛,梁丽华.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3):129.
周黎明.电针治疗胫骨骨折迟缓愈合52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10):599-600.
苏恩亮,梅铁成,李广琪,等.针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3):250-252.
王全权,陈海林,张兴国.穴位注射结合中药促进尺桡骨骨折愈合的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23-24.
张俐,张安桢,移平.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红外热像图观察[J].中国骨伤,2001,14(8):468-470.
张秀花,丁永清,陈静.针刺对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2):66.
刘献祥,吴明霞,吴炳煌,等.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1,14(2):81-82.
吳明霞,吴炳煌,刘献祥,等.艾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5):334-336. (刘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