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采用CT与超声内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道间质瘤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CT、超声内镜诊断,并将诊断的结果与手术病理作对比。结果: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全部为单发,34例胃部,14例小肠,10例十二指肠与2例食管;20例良性,34例恶性,6例交界性;CT诊断的整体效果优于超声内镜诊断。结论:CT及超声内镜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均可将肿瘤的部位及大小良好显示出,但与超声内镜相比,CT判定肿瘤来源、与周围结构组织之间的关系更理想,建议联合诊断,以最大程度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临床价值;超声内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60-01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往常受病理手段的限制,极易将其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或平滑肌源性肿瘤。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1]、电子显微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发展,人们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也相应提高。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段较多,其中包括超声内镜检查与CT检查,为了解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点,现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展开探究,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入组起始时间为2015年5月,终止时间为2018年3月,其中27例女性,33例男性,年龄46岁-75岁,均值(55.95±4.67)岁。所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超声内镜、CT检查资料完整。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自愿签署同意书;将精神疾病、合并其他脏器病变者排除。
1.2方法
CT检查内容:选用Philips 128排螺旋CT仪器,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六小时,并且扫描前0.5h给予800mL-1000mL的温开水口服,使小肠与十二指肠充盈。检查时将管电流设定在300mA,管电压设定在120kV,层距设置为5mm,层厚设置为5mm,螺距设定为1.375,控制扫描的速度为0.8s/w。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时由膈顶到耻骨平面。完成扫描后经肘注射80mL前静脉团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70mg I/mL,将注射速率控制在3mL/s,静脉期延迟65s到90s;动脉期延迟为25s到35s。完成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处理工作站,采取多平面重建,获取轴状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由两位临床经验大于五年的医师通过单盲法对图像进行观察,若意见不统一,需再次讨论,直至意见统一。
超声内镜检查内容:超声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对腔内注水,使病灶浸没,通过内镜活检孔将高频率超声微探头插入,超声扫描病灶部位与周边,获取图像。
2结果
2.1病理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分布部位中以胃部最多,食管最少;20例(33.33%)良性,34例(56.67%)恶性,6例(10.00%)交界性。良性肿瘤最小直径1.7cm,最大5.6cm;恶性最小直径2.7cm,最大9.4cm;交界性最小直径3.6cm,最大4.1cm,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2.2CT诊断情况分析
CT平扫能见均匀密度,并且肿瘤轮廓较为清晰,其中18例呈类圆形或者椭圆形(见图①、图②),无均匀中间密度;肿瘤内部能现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坏死区,42例呈多分叶状(见图③);24例患者肿瘤直径小于5cm,36例患者肿瘤直径大于5cm。经增强扫描后提示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加CT值为20HU到89HU;与动脉期相比,静脉期显著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经CT检查后,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60例肿瘤部位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100.00%(60/100);54例腫瘤大小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90.00%(54/60);30例肿瘤来源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50.00%(30/60);44例周围结构组织关系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73.33%(44/60)。
2.3超声内镜诊断情况分析
超声内镜诊断大部分呈半球形、分叶状与椭圆形;肿瘤直径为1cm-6cm,均值为(3.00±0.13)cm。大部分肿瘤外表黏膜具有光滑度,正常色泽,部分水肿、充血及糜烂。60例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后,肿瘤部位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100.00%(60/60);56例肿瘤大小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93.33%(56/60);8例肿瘤来源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13.33%(8/60);16例周围结构组织关系符合手术病理结果,占比为26.67%(16/60)。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最早在1983年由Mazur依据肿瘤分化特征提出的,已应用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胃肠道间质瘤由数量不同的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组成,若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则较难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区分。电镜观察与免疫组化是当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病理手段。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常见于胃部,占比高达65%,少部分可发生在小肠、直肠与食管。在本组60例患者中,44例年龄超过40岁;胃部占比56.67%,小肠、十二指肠和食管占比依次为23.33%、16.67%、3.33%。肿瘤病灶部位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异,一般主要表现是腹痛与黑便,位于小肠者其表现还包括肠梗阻。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为恶性,可经种植转移、血行转移至肺部、腹膜与肝等部位,但淋巴结转移比较少见。本组43例患者以黑便、腹痛前来就诊;60例患者中34例为恶性,术中肿块周围淋巴结肿大11例,病理结果提示反应性增生,但未见肿瘤细胞,与陈丽芬[2]报道一致,5例腹膜转移,5例髂窝转移。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时肿块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并且易因出血或黏液样变、囊变与坏死而导致密度不均匀。60例肿块坏死大部分为小片状(见图1),11例中央大块囊变或坏死。能见钙化,本组16例为多个或单个细点状,占比为26.67%,呈散在分布。27例肿块溃疡导致腔面侧凹凸不平,其中恶性且由于溃疡大而深16例,存在气液平改变。采取增强扫描发现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中度到明显强化,大部分属于不均匀强化,动脉期低于静脉期。11例瘤体内动脉期有条状、点状强化血管影,环形包膜强化5例,静脉期包膜强化与血管影均消失。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瘤体邻近能见线状或成簇状排列的细小血管,最为明显的为动脉期。超声内镜诊断下肿块通常呈低回声,良性患者肿瘤内部存在均匀回声,但也可不均匀(见图2),具有清晰的边界。恶性肿瘤患者常无均匀,液化坏死后出现液性暗区,内部合并斑块状高回声;另外,病变黏膜侧呈“断裂征”;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壁接触部之外的管壁层次正常清晰。内镜下病变隆起部位的黏膜充血或光滑,亦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溃疡。
CT扫描可将肿块的大小清晰显示出,还有利于医师掌握肿块与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另外,CT灌注成像还可将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病灶内血供等情况反映出,在鉴别诊断肿瘤良性与恶性中意义重大。本组60例患者肿瘤部位与病理相符率为100%,肿瘤大小相符率为90%,肿瘤来源相符率为50%,邻近结构组织关系相符率为73.33%,其中肿瘤来源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的相符率大于超声内镜诊断的13.33%、26.67%。而肿瘤部位与肿瘤大小相符率接近于超声内镜检查。由此可知,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整体价值高于超声内镜检查。
总之,胃肠道间质瘤采用CT诊断的有效性胜于超声内镜诊断,建议临床诊断时将上述两种诊断方式有效结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使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兰启辉.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2(28):67-67.
[2]陈丽芬.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34,36., http://www.100md.com(罗瑕)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临床价值;超声内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2-060-01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往常受病理手段的限制,极易将其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或平滑肌源性肿瘤。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1]、电子显微镜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发展,人们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也相应提高。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段较多,其中包括超声内镜检查与CT检查,为了解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点,现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5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展开探究,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入组起始时间为2015年5月,终止时间为2018年3月,其中27例女性,33例男性,年龄46岁-75岁,均值(55.95±4.67)岁。所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超声内镜、CT检查资料完整。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自愿签署同意书;将精神疾病、合并其他脏器病变者排除。
1.2方法
CT检查内容:选用Philips 128排螺旋CT仪器,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六小时,并且扫描前0.5h给予800mL-1000mL的温开水口服,使小肠与十二指肠充盈。检查时将管电流设定在300mA,管电压设定在120kV,层距设置为5mm,层厚设置为5mm,螺距设定为1.375,控制扫描的速度为0.8s/w。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时由膈顶到耻骨平面。完成扫描后经肘注射80mL前静脉团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70mg I/mL,将注射速率控制在3mL/s,静脉期延迟65s到90s;动脉期延迟为25s到35s。完成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处理工作站,采取多平面重建,获取轴状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由两位临床经验大于五年的医师通过单盲法对图像进行观察,若意见不统一,需再次讨论,直至意见统一。
超声内镜检查内容:超声内镜检查提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对腔内注水,使病灶浸没,通过内镜活检孔将高频率超声微探头插入,超声扫描病灶部位与周边,获取图像。
2结果
2.1病理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均为单发,分布部位中以胃部最多,食管最少;20例(33.33%)良性,34例(56.67%)恶性,6例(10.00%)交界性。良性肿瘤最小直径1.7cm,最大5.6cm;恶性最小直径2.7cm,最大9.4cm;交界性最小直径3.6cm,最大4.1cm,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2.2CT诊断情况分析
CT平扫能见均匀密度,并且肿瘤轮廓较为清晰,其中18例呈类圆形或者椭圆形(见图①、图②),无均匀中间密度;肿瘤内部能现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坏死区,42例呈多分叶状(见图③);24例患者肿瘤直径小于5cm,36例患者肿瘤直径大于5cm。经增强扫描后提示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加CT值为20HU到89HU;与动脉期相比,静脉期显著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经CT检查后,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有60例肿瘤部位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100.00%(60/100);54例腫瘤大小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90.00%(54/60);30例肿瘤来源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50.00%(30/60);44例周围结构组织关系与手术病理相符,占比为73.33%(44/60)。
2.3超声内镜诊断情况分析
超声内镜诊断大部分呈半球形、分叶状与椭圆形;肿瘤直径为1cm-6cm,均值为(3.00±0.13)cm。大部分肿瘤外表黏膜具有光滑度,正常色泽,部分水肿、充血及糜烂。60例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后,肿瘤部位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100.00%(60/60);56例肿瘤大小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93.33%(56/60);8例肿瘤来源符合手术病理,占比为13.33%(8/60);16例周围结构组织关系符合手术病理结果,占比为26.67%(16/60)。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最早在1983年由Mazur依据肿瘤分化特征提出的,已应用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中。胃肠道间质瘤由数量不同的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组成,若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则较难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区分。电镜观察与免疫组化是当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病理手段。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常见于胃部,占比高达65%,少部分可发生在小肠、直肠与食管。在本组60例患者中,44例年龄超过40岁;胃部占比56.67%,小肠、十二指肠和食管占比依次为23.33%、16.67%、3.33%。肿瘤病灶部位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异,一般主要表现是腹痛与黑便,位于小肠者其表现还包括肠梗阻。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为恶性,可经种植转移、血行转移至肺部、腹膜与肝等部位,但淋巴结转移比较少见。本组43例患者以黑便、腹痛前来就诊;60例患者中34例为恶性,术中肿块周围淋巴结肿大11例,病理结果提示反应性增生,但未见肿瘤细胞,与陈丽芬[2]报道一致,5例腹膜转移,5例髂窝转移。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时肿块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并且易因出血或黏液样变、囊变与坏死而导致密度不均匀。60例肿块坏死大部分为小片状(见图1),11例中央大块囊变或坏死。能见钙化,本组16例为多个或单个细点状,占比为26.67%,呈散在分布。27例肿块溃疡导致腔面侧凹凸不平,其中恶性且由于溃疡大而深16例,存在气液平改变。采取增强扫描发现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中度到明显强化,大部分属于不均匀强化,动脉期低于静脉期。11例瘤体内动脉期有条状、点状强化血管影,环形包膜强化5例,静脉期包膜强化与血管影均消失。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瘤体邻近能见线状或成簇状排列的细小血管,最为明显的为动脉期。超声内镜诊断下肿块通常呈低回声,良性患者肿瘤内部存在均匀回声,但也可不均匀(见图2),具有清晰的边界。恶性肿瘤患者常无均匀,液化坏死后出现液性暗区,内部合并斑块状高回声;另外,病变黏膜侧呈“断裂征”;胃肠道间质瘤与胃肠壁接触部之外的管壁层次正常清晰。内镜下病变隆起部位的黏膜充血或光滑,亦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溃疡。
CT扫描可将肿块的大小清晰显示出,还有利于医师掌握肿块与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另外,CT灌注成像还可将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病灶内血供等情况反映出,在鉴别诊断肿瘤良性与恶性中意义重大。本组60例患者肿瘤部位与病理相符率为100%,肿瘤大小相符率为90%,肿瘤来源相符率为50%,邻近结构组织关系相符率为73.33%,其中肿瘤来源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的相符率大于超声内镜诊断的13.33%、26.67%。而肿瘤部位与肿瘤大小相符率接近于超声内镜检查。由此可知,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整体价值高于超声内镜检查。
总之,胃肠道间质瘤采用CT诊断的有效性胜于超声内镜诊断,建议临床诊断时将上述两种诊断方式有效结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使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兰启辉.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2(28):67-67.
[2]陈丽芬.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34,36., http://www.100md.com(罗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