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5866
两种不同鼻中隔矫正手术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手术及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行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患者30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29例,术后半年对两种手术方法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的手术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l例,明显好转9例,无效0例,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3例,明显好转6例,无效0例。结论:鼻中隔成形术术后效果不低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且手术本身切除的鼻中隔骨质及软骨少,更好地保留了原有的解剖结构。

    【关键词】鼻中隔矫正;鼻中隔成形;解剖结构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084-01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学常见疾病,可导致鼻塞、鼻出血、头痛等多种症状,也可能为导致鼻窦炎等一些鼻部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鼻中隔本身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等多块骨及软骨共同构成,各骨相互连接,当各骨在生长发育中力的作用不能平衡就可以导致鼻中隔偏曲[1]。本科室已经开展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数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逐步开展鼻中隔成形术,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两种手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1月一2019年1月间在本院耳鼻咽喉科本病房行鼻中隔手术患者59例;A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20~50岁,所有患者行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确定无鼻息肉,无鼻窦内渗出影,可伴有或不伴有下鼻甲肥大,其中c型偏曲者8例,不规则偏曲者14例,棘状突起3例,嵴状突起5例,以单纯鼻塞为主诉就诊26例,以鼻塞伴有头痛为主诉就诊1例,以鼻塞伴有鼻出血为主诉2例,鼻塞伴有打喷嚏为主诉就诊1例。B组采用改良的鼻中隔成形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为20~50岁,所有患者同A组患者,排除鼻腔鼻窦疾患,可伴有或不伴有下鼻甲肥大,其中c型偏曲者10例,不规则偏曲者10例,棘突者5例,嵴突者4例,以单纯鼻塞就诊者25例,以鼻塞伴有头痛就诊者2例,以鼻塞伴有鼻出血就诊者2例。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 患者仰卧位,碘伏消毒,铺无菌单巾,以1%地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行鼻黏膜局部浸润麻醉,共用约10 mL,置0。鼻内镜,于左鼻腔黏膜、皮肤交界处切开黏膜及粘软骨膜,剥离暴露鼻中隔软骨,充分剥离暴露偏曲部软骨及骨质,视暴露完全后,平行原切口后约2 mm切透软骨至对侧软骨膜下,同法剥离右侧暴露偏曲部至相应区域,去除偏曲软骨及骨质,复位粘软骨膜,见中隔居中,伴有下鼻甲肥大的,可同时进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两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

    1.2.2 改良鼻中隔成形术 消毒及麻醉方法同传统手术,鼻内镜下于左鼻腔黏膜、皮肤交界处切开黏膜及粘软骨膜,剥离暴露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犁骨、上颌骨鼻嵴,仔细辨认各骨连接部位,以剥离子仔细钝性分离各骨连接部位,使鼻中隔软骨后、下缘游离,各骨边缘处与对侧黏膜游离,将筛骨垂直板至前向后咬除0.5 cm,同时于鼻中隔软骨下缘自下向上切除0.3~0.5 cm,犁骨及上颌骨鼻嵴弯曲的可单独咬除弯曲处软骨0.5 cm左右,同时处理下鼻甲。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o软件包对资料进行,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的患者,手术后就诊症状完全缓解无鼻部不良主诉者21人,就诊主诉明显好转9人,无效0人,治愈率70%,好转率30%;行鼻中隔成形术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3人,明显好转6入,无效0人,治愈率79%,好转率2l%,两种方法完全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的鼻中隔手术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已经在国内外开展多年,患者术后鼻部效果改善好,但是由于术中去除了鼻中隔骨性支架的绝大部分,存在着由于鼻中隔术后黏膜松弛导致的不适,以及鞍鼻鼻背变宽等一些问题[2]。在上述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中,有一位患者在术后1个月回院复查时,曾表示术后卧位休息时有鼻中隔移动感,这种感觉在1周后才逐渐消失,这种情况就可能来源于术中为了追求矫正而过多地去除了鼻中隔的骨性支架。我科鼻中隔手术采用了原有的鼻腔黏膜、皮肤交界处的经典手术切口,通过该切口进一步分离黏膜直至各骨的连接处,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开黏膜后在切口处后移2 mm继续切开软骨的手术步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难度,规避切开软骨引起切口处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更便于初学者开展鼻中隔手术[3]。术中软骨去除方面主要是考虑以去除鼻中隔各骨发育过程中相互挤压的部位,该部位也是张力所在部位,通过减轻张力减小各骨因力的不平衡导致的进一步弯曲,更加符合工程学原理,尽量保留软骨和骨板,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鼻中隔的骨性支架,更加微创,对于青少年鼻中隔偏曲鼻塞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殷国华,钟笑.保留支架的鼻中隔成形术[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21(4):329-331.

    熊国平,刘芳,严飞鹏,等.分段式鼻中隔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6):328-330.

    [2] 韩德民,王彤,臧洪瑞.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2):103-105.

    [3] 李杰恩,唐臻臻,王扬,等.改良切口的鼻中隔成形术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1):38-42, http://www.100md.com(王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