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6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鏡阑尾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穿孔性阑尾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072-01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发病率高,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会导致患者阑尾出现穿孔、坏疽等严重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临床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主要通过开腹手术治疗,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对患者造成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临床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为(32.48±84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3251±84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并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液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硬脊膜外麻醉,并使用抗生素。选择右下腹经直肌探查切口,长度约5cm,吸尽腹腔内部积液,并切除阑尾。对阑尾系膜进行双重结扎处理,阑尾的残端进行荷包缝合包埋。切除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的冲洗,并吸尽冲洗的生理盐水,检查腹腔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重度污染情况,腹腔引流使用多孔乳胶管进行处理。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取仰卧位,头底脚高,术中采用三孔操作的模式,在患者脐孔下取弧形切口长约1cm,切口两侧皮肤使用布巾钳夹起,在脐部切口位置插入气腹针,使其进入腹腔内部,连接气腹机,向患者体内注入CO2,完成人工气腹的建立。注入气体的压力需要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调整,通常7岁以上压力为1.2mmHg,7岁以下为10mmHg。操作结束后,拔出气腹针,置入套管和腹腔镜,观察患者盆腔、右下腹部、上腹部、阑尾炎症、腹腔的情况,在反麦氏点及耻骨联合上方约2cm穿刺分别置入10mm及5mm套管,妥善分离阑尾周边的黏连组织,利用抓钳向右上方位置牵拉阑尾,并使用电凝处理阑尾系膜,使用一次性结扎夹将阑尾根部夹闭,残端粘膜使用电凝钩处理。检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以及结扎是否牢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阑尾区及盆腔,根据术中情况必要时放置引流,将腹腔内部气体排空后,将切口缝合。
1.3 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指标主要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等指标等,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腔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效果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腹腔出血1例,肠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会导致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生,导致穿孔性阑尾炎的病因包括神经反射、梗阻、细菌感染等,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情危重患者会出现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3]。临床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主要通过手术,将病灶清除,同时切除阑尾。避免腹腔感染及腹腔脓肿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扩大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详细全面观察手术区域,能够对患者腹腔中的脓液彻底清洗[4],避免出现腹腔脓肿的情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难度较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阑尾恶性肿瘤以及下腹部存在手术史的患者不适于该术式[5]。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存在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玉玺,刘新江,罗乾坤.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对炎症介质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4):429-430
[2] 白昌松.用两种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3):29-30
[3] 杨虎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8例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43
[4] 徐从俊,赵克才.分析腹腔镜对阑尾炎穿孔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52
[5] 宁勇.穿孔性阑尾炎应用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69-70, 百拇医药(魏春阳)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穿孔性阑尾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072-01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临床常见急腹症,发病率高,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会导致患者阑尾出现穿孔、坏疽等严重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临床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主要通过开腹手术治疗,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对患者造成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于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临床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为(32.48±84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3251±84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并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液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硬脊膜外麻醉,并使用抗生素。选择右下腹经直肌探查切口,长度约5cm,吸尽腹腔内部积液,并切除阑尾。对阑尾系膜进行双重结扎处理,阑尾的残端进行荷包缝合包埋。切除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的冲洗,并吸尽冲洗的生理盐水,检查腹腔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和重度污染情况,腹腔引流使用多孔乳胶管进行处理。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取仰卧位,头底脚高,术中采用三孔操作的模式,在患者脐孔下取弧形切口长约1cm,切口两侧皮肤使用布巾钳夹起,在脐部切口位置插入气腹针,使其进入腹腔内部,连接气腹机,向患者体内注入CO2,完成人工气腹的建立。注入气体的压力需要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调整,通常7岁以上压力为1.2mmHg,7岁以下为10mmHg。操作结束后,拔出气腹针,置入套管和腹腔镜,观察患者盆腔、右下腹部、上腹部、阑尾炎症、腹腔的情况,在反麦氏点及耻骨联合上方约2cm穿刺分别置入10mm及5mm套管,妥善分离阑尾周边的黏连组织,利用抓钳向右上方位置牵拉阑尾,并使用电凝处理阑尾系膜,使用一次性结扎夹将阑尾根部夹闭,残端粘膜使用电凝钩处理。检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以及结扎是否牢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阑尾区及盆腔,根据术中情况必要时放置引流,将腹腔内部气体排空后,将切口缝合。
1.3 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指标主要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等指标等,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腔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效果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腹腔出血1例,肠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将会导致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生,导致穿孔性阑尾炎的病因包括神经反射、梗阻、细菌感染等,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情危重患者会出现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3]。临床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主要通过手术,将病灶清除,同时切除阑尾。避免腹腔感染及腹腔脓肿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扩大医生的手术视野,便于详细全面观察手术区域,能够对患者腹腔中的脓液彻底清洗[4],避免出现腹腔脓肿的情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术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难度较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阑尾恶性肿瘤以及下腹部存在手术史的患者不适于该术式[5]。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安全有效,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存在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玉玺,刘新江,罗乾坤.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对炎症介质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4):429-430
[2] 白昌松.用两种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3):29-30
[3] 杨虎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8例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43
[4] 徐从俊,赵克才.分析腹腔镜对阑尾炎穿孔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52
[5] 宁勇.穿孔性阑尾炎应用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7):69-70, 百拇医药(魏春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