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计1.1.2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6)与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实验组(n=56),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减少患者风险,其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血压;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19-01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即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常伴随心绞痛症状,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且风险因素较多,其中高血压属于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由于本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导致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度不高,另外患者普遍生活习惯并不健康,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风险,故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为验证对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联合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计1.1.2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6)与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实验组(n=56)。对照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51~82岁,均数(674±56)岁,病程2~2.4年,均数(84±34)年,实验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2~80岁,均数(675±55)岁,病程2~25年,均数(86±3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冠心病,学历在小学及其以上,认知功能正常,已经签订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对以往冠心病护理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多元化的健康途径,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以及宣传栏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授课、讲座、新媒体渠道等方式进行宣讲,让患者能够更为全面、便捷的了解冠心病基础知识。另外以冠心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手段、预后注意事项、自我管理要点等为核心,制作宣传手册,并发放给患者,要求家属与患者一同接受健康教育[2]。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语言通俗易懂,以便于患者以及家属理解。其二,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对治疗与疾病控制信心并不强,且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故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告知其遵医嘱用药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避免病情进展的意义[3]。必要时使用成功控制病情的案例给以患者信心,辅助其重构心理平衡,并结合案例对指导的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其三,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并根据患者认知的误区进行纠正,做好单一指导工作。另外也需要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纠正,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救知识,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2)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分别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均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好[4]。(3)对比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满意度为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統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实验组收缩压为(1.2658±2.342)mmHg,低于对照组(142.35±251.1)mmHg,P<005(t=34369,P=00008)。实验组舒张压为(8274±655)mmHg,高于对照组(8942±767)mmHg,P<005(t=49561,P=00000)。
2.2自我管理
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3 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3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2.1%(55/56),对照组中满意2.1例,基本满意29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929%(50/56),P<005(X2=6790,P=0009)。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遵医行为等的改善对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有显著的意义,为此有必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更利于患者的自我管理[5]。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加强健康教育之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健康教育方案效果理想。而就该健康教育方案的优势来看,首先在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其次,利用心理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度,能够改善其行为习惯,配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则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能够促使患者系统的了解冠心病,并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行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可显著减少患者所存在的风险,且能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寒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4):2.40-2.41
[2] 姜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5(2):104-105
[3] 孙春霞.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 2.3(8):146-147
[4] 张世幸,谢文冬.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 v.34;No.1.38(01):152-153
[5] 王彤,王冬梅.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5):1817-1820, 百拇医药(马泽群)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血压;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19-01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即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常伴随心绞痛症状,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且风险因素较多,其中高血压属于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由于本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导致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度不高,另外患者普遍生活习惯并不健康,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风险,故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为验证对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联合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计1.1.2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6)与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实验组(n=56)。对照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51~82岁,均数(674±56)岁,病程2~2.4年,均数(84±34)年,实验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2~80岁,均数(675±55)岁,病程2~25年,均数(86±3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冠心病,学历在小学及其以上,认知功能正常,已经签订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建立健康教育小组,对以往冠心病护理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多元化的健康途径,在传统口头健康教育以及宣传栏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授课、讲座、新媒体渠道等方式进行宣讲,让患者能够更为全面、便捷的了解冠心病基础知识。另外以冠心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手段、预后注意事项、自我管理要点等为核心,制作宣传手册,并发放给患者,要求家属与患者一同接受健康教育[2]。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语言通俗易懂,以便于患者以及家属理解。其二,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对治疗与疾病控制信心并不强,且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故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告知其遵医嘱用药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避免病情进展的意义[3]。必要时使用成功控制病情的案例给以患者信心,辅助其重构心理平衡,并结合案例对指导的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其三,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需要做好评估工作,并根据患者认知的误区进行纠正,做好单一指导工作。另外也需要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的纠正,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急救知识,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2)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分别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均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好[4]。(3)对比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满意度为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 統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实验组收缩压为(1.2658±2.342)mmHg,低于对照组(142.35±251.1)mmHg,P<005(t=34369,P=00008)。实验组舒张压为(8274±655)mmHg,高于对照组(8942±767)mmHg,P<005(t=49561,P=00000)。
2.2自我管理
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3 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3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2.1%(55/56),对照组中满意2.1例,基本满意29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929%(50/56),P<005(X2=6790,P=0009)。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遵医行为等的改善对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有显著的意义,为此有必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更利于患者的自我管理[5]。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加强健康教育之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健康教育方案效果理想。而就该健康教育方案的优势来看,首先在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其次,利用心理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度,能够改善其行为习惯,配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则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能够促使患者系统的了解冠心病,并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行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可显著减少患者所存在的风险,且能够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寒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4):2.40-2.41
[2] 姜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5(2):104-105
[3] 孙春霞.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 2.3(8):146-147
[4] 张世幸,谢文冬.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 v.34;No.1.38(01):152-153
[5] 王彤,王冬梅.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15):1817-1820, 百拇医药(马泽群)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