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05076
小孩子外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011-01

    小孩的机体在生理、药理及解剖各方面均与成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加上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导致小孩因麻醉导致的死亡率远高于成人。近年来,随着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因素,麻醉相关性的死亡率也在逐年递减[1]。但针对小孩的麻醉工作仍需要麻醉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小孩的循环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ASA评估分级等,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或急救措施,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小孩麻醉的安全。

    一、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 术前访视。

    小孩在手术前可能因周围环境的改变和日常治疗操作中产生的痛觉而对手术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长期处在这种负面情绪之下会增加交感-肾上腺素功能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麻醉的风险性[2]。因此麻醉师需加强术前的访视工作,在小孩家属的配合下,增加与小孩的沟通,获取小孩的信任,疏导其恐惧的心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有一定自我判断能力的学龄儿童可以直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手术及麻醉的必要性。
, http://www.100md.com
    2 病情评估。

    完善小孩术前的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疾病、手术、麻醉和药物过敏史,了解患儿有无先天性的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等基本情况,再结合手术的目的和部位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重点关注患儿的营养发育和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

    3 术前准备。

    为防止患儿发生反流、误吸的情况,需严格执行术前禁食的措施,但基于小孩的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禁食的时间不宜过程。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在麻醉前4h开始禁食;6-36个月大的小孩可在麻醉开始前6h开始禁食。而对急症患儿的麻醉,在开始前需关注小孩的温饱问题,避免导致胃酸的PH值下降,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

    1 气管插管麻醉。
, 百拇医药
    气管插管是小儿麻醉的全身麻醉中的常用方式。它的可在保护呼吸道通畅的同时减少呼吸道的无效腔,有利于呼吸道的管理和肌肉松弛药的应用,但因患儿呼吸道结构的特殊性,因此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6岁以下的患儿选择的气管导管应不带气囊,允许其有轻微的漏气现象,而只有6岁以上的患儿选择的导管应带有气囊。而且导管插入的深度因根据患儿年龄来计算,年龄不同插入的深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插管的过程中,需对肺部进行听诊,便于及时的确认和调整[3]。而且患儿术后拔管需在患儿的肌张力等各种反射全部恢复并清醒后才可拔管。

    2 基础麻醉。

    对于患儿短小手术的基础麻醉在麻醉前可使用阿托品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麻醉前需准备吸引器,当患儿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清理,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血氧的变化。在使用药物的麻醉的时候因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避免造成严重的呼吸抑制。

    三、手术中和术后的监护
, 百拇医药
    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师需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术后加强对患儿的监护工作除基础的生命体征外仍需监测患儿尿量的变化,测定患儿的动脉血气和中心静脉压,预防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总结

    小孩的麻醉关注的重点成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麻醉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患儿年龄的不同麻醉方式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只用通过从麻醉前到麻醉后全方面的监护,时刻排查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保障小孩麻醉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可,王斌,刘钦毅等.改良腱鞘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3):610-614,封3

    [2] 黃小梅,陈超,张奉超等.不同镇痛麻醉药物在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天津医药,2017,45(11):1183-1187

    [3] 陈菲,王寿勇,刘巍等.探讨儿童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规范[J].重庆医学,2018,47(8):1130-1132, 百拇医药(朱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