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04832
帕金森患者护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中医护理对PD病患者整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神经科确诊的PD患者103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根据数学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1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中医特色护理。利用Barthel指数 (BI)评价两组患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患者ADL都有明显改善,BI评分明显提高,P<0.05:且护理后对照组的BI评分明显低于加上中医护理的观察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护理加上中医护理对PD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患者,中医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65-0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等[1]。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病理改变主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使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被打破[2]。由于PD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治疗均是改善症状,不能根治。所以,药物治疗虽然能改善患者运动症状,但是患者抑郁、便秘、营养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问题,却没有良好的治疗办法和途径[3]。因此众多医护人员把眼光投入患者日常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在延缓病情进展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为PD患者提供新的、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为了探讨中医特色的护理对PD的康复作用,我院随机挑选103例帕金森患者进行护理对比研究,以下是本次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神经科就诊的PD患者103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帕金森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对患者的体征、CT、MRI等系统诊断后,均确诊为PD。入选患者在研究前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数学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作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2.4例,56-78岁,平均(676±735)岁,病史3-10年,平均(436±154);观察组 53例:男性28 例、女性25例,59~81岁,平均(691.2±817)岁,病史3-1.1年,平均(487±167)。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2)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

    1)、中医饮食护理。根据老年人病情体质特点对患者应强调注意饮食护理的合理化搭配,饮食适量,软硬冷热适当,不可偏嗜。在家属监督下,注意:普通膳食可嘱患者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蛋白质摄入应尽量控制在每天0.8g/kg。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建议患者家属让患者适当进补,比如,气血亏虚者多食用红枣、阿胶等补益气血类滋补品炖煮或者泡水服用,等。

    2)、情志护理。由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实施,患者入院时由医护人员完成,出院后医护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家属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辨证给予因素刺激,具体步骤如下:①辩证为“悲”者,应多方和患者交流,疏泄郁闷,以“喜”的因素以克之。②辨证为怒者,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其怒因所在。及时去除致使患者发怒因素,并且适当使其“悲”因素以克之。③。辨证为“恐”者,可以“思”因素克之。④辨证为忧者,过度思者忧之,多与患者沟通,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并且适当使其“怒”因素以克之。

    3)、中医腧穴护理。取百会、风池、合谷、曲池、太冲为主穴,根据患者所属证候分别給予不同的配穴刺激,包括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例如脾胃虚弱者加上足阳明经等;气血亏虚者加气海;震颤较重者加大椎等。由医师和医师直到家属共同对主穴及配穴进行针刺、艾灸、按摩等,每日1次,以揉法和按法为主。腧穴护理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穴按摩约10分钟,不宜太久。

    4)、康复训练。PD患者采用H.Y分期(Hoehn-Yahr)将疾病分为5级,并根据不同期型制定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案。比如,1、2期的患者康复训练主要以自主训练为主;3期患者以走路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为主;4期患者以坐、站和咀嚼吞咽训练为主;5期患者,预防废用综合征,努力维持日常生活活动[5]。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并且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的入院护理前、出院一年后均依据国际标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能力[6]进行评定,并对ADL能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包括了上下楼梯、进食、洗澡、穿衣、修饰、行走、转移、如厕、大小便控制等多项内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自理能力越强。统计并记录得分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本次研究的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 t/t 2检验组间对比,用t检验自身前后对比。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如下表1所示,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护理一年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比入院前高(P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的社会,PD患病率也逐年升高。我国PD患者5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172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200万PD患者,占全球PD人数的50%,已经成为“帕金森第一大国”[7]。在祖国医学中,针对PD不同证候的强调辨证施护。例如:PD合并虚秘者表现为身体虚弱,神疲气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质红,脉细,可给予腹部按摩外加服用黑芝麻煮熟后调蜂蜜。另外,不同症状可以针对性结合腹部按摩法,温针灸法、药物熏洗、拔罐等康复辅助手段,共同运用于PD的辨证施护中[8]。

    综上所述,常规护理加上中医特色护理对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作用,临床医护人员应对祖国医学护理学予以重视并研究,以期在临床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提高PD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0-645

    [2] 赵永波,王乔树.帕金森病痴呆[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1):53-55

    [3] 全国椎体外系疾病要讨会.帕金森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1985,18(5):25.

    [4] 陈茹.帕金森病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l3(7):637.639.

    [5] 刘曲.帕金森病成都分级的护理干预[J].中国临床护理.20101.1.26

    [6] 王桂荣,王丽芬,郝晶,等.帕金森氏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 18(1.2):1066-1068

    [7] 王长琴,赵冬梅.老年帕金森病意外事件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山西医药杂志.201.2.102

    [8] 宋清.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辨证施护42例[J].光明中医.201.227(4):801-802, 百拇医药(付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