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05089
巴林特小组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3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3月-9月采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法开展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关怀层面调查表、卫生保健系统护理关怀工具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后,38名低年资护士关怀层面调查表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患者感知卫生保健系统护理关怀工具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巴林特小组培训法运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养中,是从低年资护士自身出发,帮助护士发现自身不足与盲点,并提供安全、支持的环境,让低年资护士接受学习和帮助,从而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让患者感知护理人员关心,缓解急诊科护患间矛盾。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培训法;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R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045-01

    在《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推广方案》中明确指出,临床护理服务应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丰富服务内涵,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倡导人性化服[1]。急诊科面对的是各种急症人群,具有病种多样、病情危重、复杂、病情变化快、涉及多学科、年龄不一的特点,交织着许多未知因素,这就对急诊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2-4]。但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时间在5年内),由于临床工作时间短,国内有研究报道,低年资护士关怀能力状况欠佳,沟通能力有待提高,患者的关怀护理服务感受度不高[5-6]。因此,如何通过培训方法设计将护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来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其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理心,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要尤为重要。巴林特小组法(Balint groups),是以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为主,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也是综合医院各科医师将心理医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建立职业化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以参与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为蓝本, 通过运用心理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等技术, 来提高医务人员的倾听和共情能力,帮助其获得有效的应对策略[7]。目前,国内有关巴林特小组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方面的研究非常稀少。本研究于2018年3月-9月采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法在急诊科低年资培训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低年资护理人员38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护理工作时间<5年;②同意参加并配合本研究者;③获得护士资格证并已注册,在急诊科工作时间超过一年。排除标准:①拒绝参加本研究者;②非临床一线工作者。38名护理人员中:性别:男6人,女27人;年龄:2.3-29岁,平均年龄261±16岁;学历:护理本科36名,护理硕士2名;职称:护师33名,护士5名;急诊科工作时间:1-4年,平均时间2.3±14年。

    1.1.2 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来我院急诊科救诊的纳入标准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救诊的纳入标准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病例入选标准:1)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岁。排除对象:1)紧急危重手术者;2)意识不清者。对照组:性别:男37例,女性2.3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为(4573±1027)岁;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36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6例,本科或以上4例;临床诊断:脓毒症19例,肺栓塞1.1例,AECOPD1.3例,重症肺炎17例。实验组:性别:男37例,女性2.3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为(4573±1027)岁;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36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6例,本科或以上4例;临床诊断:脓毒症17例,肺栓塞10例,AECOPD15例,重症肺炎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临床诊断、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1.2.1 成立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巴林特小组法培训小组 成立以1名急诊科高年资护士为组长(临床护理工作时间>15年,急诊护理工作时间>5年,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2名急诊医学医生(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10年以上急诊医学临床经验),3名急诊科护士为组员(急诊护理工作≥3年;学历在护理本科或以上)。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巴林特小组法、人文关怀等知识培训,让小组成员掌握巴林特小组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具体流程。

    1.2.2活动方案 小组成员将38名护士分为4个组,每组9-10人,分别编号为A、B、C、D组,A、C组在单数周进行巴林特小组法培训,B、D组双数周进行巴林特小组法培训,每2 周进行1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90min(约2个学时),A、C组与B、D组每次培训内容和模式相同,持续时间为6个月。培训方式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在内的“案例再现”等方法结合。

    1.2.3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巴林特小组法培训工作流程 1)案例汇报 每次培训前,由小组成员根据各组低年资护士上交案例,筛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性案例,选中案例的当事人护士做案例汇报,案例汇报时要求护士简要的将事件经过描述清楚,并叙述自己对本事件发生的感受和对该事件疑问,引出话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其他护理人员认真倾听,不能打断案例汇报者。2)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 小组成员帮助低年资护士进行案例筛选,引导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角色互换等让案例重现,积极鼓励低年资护士表述自己的观点,让其从中认識到患者真实的想法、需求以及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此过程案例汇报者暂不作发表意见,仅仅是倾听。3)交叉学习 小组成员鼓励各个低年资护士对案例进行分析,自由的表达他们对该案例的看法观、感受,并交换各自的意见,以便完善对问题的认识,让低年资护士从不同的角度深刻理解该案例的本身,了解患者的痛苦、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及自身在处理问题时不足。4)案例认知总结 案例汇报者总结所有低年资护士的发言,说明自身通过学习和培训对该案例的重新认识与感受,在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件时,会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和沟通能力。5)总结,由小组组长来总结该次培训,肯定案例提供者和其他低年资护士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观点,并提出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告知低年资护士及事件中的人都会保密,这有利于帮助低年资护士营造小组内的安全氛围,便于今后巴林特小组法培训的开展。, 百拇医药(曾祉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