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白及(白芨)
编号:13492584
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4
     【摘要】

    目的:研究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以其检测结果作为比较内容。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评估比对结果证实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含义。结论:将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区分其是否患有视网膜病变,能够对患者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减少视力丧失的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尿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78-02

    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以血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病理机制,引发原因为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或者是其分泌缺陷,糖尿病患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存在疲乏无力以及虚胖表现。糖尿病可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多在30周岁以下,首发症状多为酮症酸中毒,常规的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预期疗效,所以需定期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并且合并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慢性病。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即其中之一,该并发症会使患者视力降低,甚至引发失明[1]。为及时诊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本文研究了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检测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皆为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以视网膜病变存在与否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其中有18例男性及12例女性,年龄区间在48至76岁之间,均值计算后为(52.8±4.6)岁,病程区间在1.6至15年间,均值计算后为(10.2±3.5)年;对照组患者无视网膜病变,其中有21例男性及9例女性,年龄区间在46至75岁之间,均值计算后为(52.4±4.3)岁,病程区间在2.2至14.3年间,均值计算后为(10.6±3.1)年。统计学分析软件的评估结果显示P>0.05,无显著性统计学含义存在。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确诊;知晓并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视网膜病变由其他因素引起;患有其他眼底疾病;意识不清晰,无自主行为能力;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患者。

    1.3研究方法嘱咐所有患者空腹,并取其4ml空腹血为标本,作肝素抗凝并实施血红蛋白检测的为其中1ml的标本,实施血清分离并保存于零下20℃环境下的为剩下3ml标本,对其实施β2-微球蛋白检测。另外,嘱咐患者留取尿液,并对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方法为放免分析法双管平行测定,放免技术仪型号为GAMBrT-CR10,来自于美国DPC公司;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所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日立7170A。以上所有检测均采用专业试剂。

    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相关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予以表示,于SPSS 21.0统计学分析软件中通过t检验,对数据间的差异进行对比。P<0.05表明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含义,P>0.05表明不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含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血β2-微球蛋白(3.20±0.28)mg/L,尿β2-微球蛋白(246.38±83.26)μg/L,糖化血红蛋白为(9.8±2.1)%,对照组患者β2-微球蛋白(2.02±0.30)mg/L,尿β2-微球蛋白(86.96±42.22)μg/L,糖化血红蛋白为(6.2±1.7)%。研究组患者以上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检验评估结果显示统计学意义有显著性存在(P<0.05)。

    3讨论

    作为低分子蛋白的其中一种,β2-微球蛋白由瑞典化学家发现,该物质在人体中普遍存在,但若身体健康那么在血液及尿液中则具有极低的浓度,另有国外学者经研究证实,肌酐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敏感性低于β2-微球蛋白,所以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受损的判断,使用血β2-微球蛋白检测具有更大价值,而肾小管功能是否受损的判断,则利用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效果更好[2]。经本文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这表明此类患者肾功能已受到损害,所以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与视网膜病变存在一定关系,且联系紧密。

    而作為早期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来自于血红蛋白非酶促糖基化环节,关系着血糖的升高,所以可据其判断血糖变化,同时该物质在微血管损伤中也起到一定作用[3]。经本次课题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这表明此类患者体内的氧亲和力较高,降低了放氧量。有外国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有高出2至3倍的糖化血红蛋白,这会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展更加迅速。

    因此,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不仅能作为早期指标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反映,还可以判断微血管病变,所以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并加以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立侠,金秀平,刘佳明等.血、尿β2微球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21(2);117-121.

    [2]祝家文.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验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16);56-57.

    [3]谢雪琼.HbA1 c、尿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1);38., 百拇医药(沈孝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白及(白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