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逐渐增加用量至47.5mg/d终止;观察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逐渐增加用量,最大给予71.25mg每次,每日2次。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达标率,治疗后心绞痛分级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静息心率达标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X2=29.00,P=0.00;X2=46.65,P=0.00),治疗后观察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X2=3.39.P=0.00);對照组治疗后12例I级疼痛,16例患者II级疼痛,18例患者III级疼痛,14例IV级疼痛;观察组治疗后20例I级疼痛,18例患者II级疼痛,20例患者III级疼痛,2例IV级疼痛;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2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7的表达水平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内SDNN、SDANN、MSSD、PNN50表达水平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美托洛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降低患者心绞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但对患者长期愈后的结果尚未做报道,因此下一步研究中可纳入长期疗效进行研究。
【关键词】美托洛尔;不稳定心绞痛;心率变异性;炎性因子;静息心率
【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46-02
临床常见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1],相比较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较高、病势严重,更易出现病情进展急速,演化成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中存在不稳定粥样斑块,斑块可随时出现继发性破裂[2],因此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表现,据统计,每年15~18%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3]。β-受体阻滞剂是传统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之一,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4],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从2011-2014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心脏学会陆续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中指出,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性[5],然而目前临床针对大剂量使用美托洛尔的临床报道尚不多见,而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均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愈后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09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6]: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诊断标准,可存在心绞痛病史,近期内疼痛程度加重或频率增加,疼痛时间在20分钟内, NYHA心功能评级在I~II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既往心绞痛异常时心电图可表现为大致正常或出现ST段改变,T波倒置甚至病理性Q波,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入组前一周服用过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心功能评级大于II级,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心房纤颤,合并心功能衰竭,合并支气管哮喘,平均心率小于50次/min,收缩压低于90mmHg,生化检查提示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者;处于妊娠、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2治疗方法[7]
患者继续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口服硝酸酯类等扩冠、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口服拜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口服盐酸曲美他嗦改心肌供血;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后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增加用量,至47.5mg/d终止;观察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后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增加用量,最大给予71.25mg每次,每日2次。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达标率观察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小于70次/分。
1.3.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分级变化I级为只在活动、情绪紧张时诱发心绞痛;II级为日常活动有所受限,如平地行走200m或上楼梯一层以上受限,快步走、情绪激动均可诱发;III级为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平地行走100m或上楼梯一层之内诱发;IV级轻微活动或安静状态也可诱发心绞痛。
1.3.3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采用电脑计算患者在24 h内 正常的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 内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24 h 内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 50 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
1.3.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抽取清晨外周血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 百拇医药(吕秀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逐渐增加用量至47.5mg/d终止;观察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逐渐增加用量,最大给予71.25mg每次,每日2次。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达标率,治疗后心绞痛分级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静息心率达标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X2=29.00,P=0.00;X2=46.65,P=0.00),治疗后观察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X2=3.39.P=0.00);對照组治疗后12例I级疼痛,16例患者II级疼痛,18例患者III级疼痛,14例IV级疼痛;观察组治疗后20例I级疼痛,18例患者II级疼痛,20例患者III级疼痛,2例IV级疼痛;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11.2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7的表达水平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内SDNN、SDANN、MSSD、PNN50表达水平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美托洛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降低患者心绞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但对患者长期愈后的结果尚未做报道,因此下一步研究中可纳入长期疗效进行研究。
【关键词】美托洛尔;不稳定心绞痛;心率变异性;炎性因子;静息心率
【中图分类号】
R540.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46-02
临床常见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1],相比较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较高、病势严重,更易出现病情进展急速,演化成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中存在不稳定粥样斑块,斑块可随时出现继发性破裂[2],因此出现心肌缺血缺氧表现,据统计,每年15~18%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3]。β-受体阻滞剂是传统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之一,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4],长期应用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从2011-2014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心脏学会陆续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中指出,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性[5],然而目前临床针对大剂量使用美托洛尔的临床报道尚不多见,而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均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愈后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09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6]: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诊断标准,可存在心绞痛病史,近期内疼痛程度加重或频率增加,疼痛时间在20分钟内, NYHA心功能评级在I~II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既往心绞痛异常时心电图可表现为大致正常或出现ST段改变,T波倒置甚至病理性Q波,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入组前一周服用过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心功能评级大于II级,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心房纤颤,合并心功能衰竭,合并支气管哮喘,平均心率小于50次/min,收缩压低于90mmHg,生化检查提示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者;处于妊娠、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2治疗方法[7]
患者继续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口服硝酸酯类等扩冠、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口服拜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口服盐酸曲美他嗦改心肌供血;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后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增加用量,至47.5mg/d终止;观察组口服美托洛尔片,23.7mg为初始剂量,后随着病情变化逐渐增加用量,最大给予71.25mg每次,每日2次。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达标率观察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小于70次/分。
1.3.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分级变化I级为只在活动、情绪紧张时诱发心绞痛;II级为日常活动有所受限,如平地行走200m或上楼梯一层以上受限,快步走、情绪激动均可诱发;III级为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平地行走100m或上楼梯一层之内诱发;IV级轻微活动或安静状态也可诱发心绞痛。
1.3.3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采用电脑计算患者在24 h内 正常的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 内两个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24 h 内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 50 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
1.3.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抽取清晨外周血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 百拇医药(吕秀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