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肺结核临床实验室诊断方法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疾病临床诊断中不同结核分枝杆菌(MTB)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9年5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7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段中另外选取非结核病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7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在临床诊断中,选用了痰培养、痰涂片、T-SPOT.TB、痰涂片+痰培养、T-SPOT.TB+痰涂片等不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比较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观察效果。结果:从各种肺结核临床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在检验灵敏度指标的比较中,T-SPOT.TB联合MTB-DNA的诊断方式占据明显优势,对应数值分别为95.16%。痰培养诊断方式灵敏度对应数值最低,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诊断符合率的比较上来看,T-SPOT.TB联合MTB-DNA的诊断符合率最好,为96.77%。结论:从多种肺结核临床试验诊断效果上来看,T-SPOT.TB+MTB-DNA的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相关肺结核诊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早期症状,开展全面性的检查,让患者得到尽早的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效果
前言
肺结核归属于慢性传染病的范畴,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的感染器官主要为人体肺部,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伴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可能会侵及身体的其他脏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结核病的常见病原菌类型。近年来,我国由MTB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许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有效控制MTB的感染与传播,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应寻求有效的诊断方式,尽早发现疾病的存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本文选取了我院75例已经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开展实验,分别选用了不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观察各自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为肺结核疾病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150例,选自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75例肺结核患者与75例非结核病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别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43例,平均年龄为(43.25±2.54)岁。对照组男34例,女41例,年龄平均值为(42.58±2.41)岁。
1.2 方法
1.2.1 在T-SPOT.TB检测过程中,选用上海长征复兴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医护人员需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完成受检者外周血的采集,在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下,提取单核细胞(PBMC)并进行培养。在检测结果的观察中,清点阴性孔斑点的数量,并计算出抗原A或B检测孔数量减去阴性孔数量所得数值,若计算结果≥6,则判定为阳性。此外,将检测显色孔数量与阴性显色孔数量进行比较,若前者是后者的两倍甚至两倍以上的数量,便可判定为阳性。观察阳性显色孔、抗原A或B的显色孔,若前者显示良好,后者均无显色,可判定为阴性[1]。
1.2.2 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
以操作规章为导向,相关实验室检测人员应规范完成各项工作。将患者清晨留取的痰液存放至干燥的无菌容器当中,使用无菌面前,蘸取一小部分痰液标本,将其放置在干燥的载玻片上,停留一小段时间,等到载玻片干后,完成萋-纳氏抗酸染色,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100个视野的查看方式下,若检测出的抗酸杆菌数量在3个或者3个以上时,可判定为阳性。
1.2.3 MTB-DNA检测
由广州市凯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和相关检测仪器,按照检验操作要求以及试剂盒说明书中的内容,采用PCR的方法来完成各项检测工作。
1.2.4 使用罗氏培养基来完成痰液的培养。
1.3 观察标准
在不同的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式下,整体出各自的检测结果,并对肺结核疾病的有无进行诊断,比较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为计数单位,使用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各种肺结核实验室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上来看,T-SPOT.TB+MTB-DNA检测方式对应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分别为95.16%、96.77%,痰涂片的灵敏度最低,为16.13%、4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MTB感染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也探寻出了更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如:痰培养、MTB-DNA、T-SPOT.TB等。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不过,从大量临床研究中不难发现,有些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传统的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检测方式为例,虽然在具体操作方法上较为简单,并且检测费用较低,但疾病检测的灵敏度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误诊、漏诊的发生概率。目前,MTB培养是肺结核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实现临床用药的科学指导以及耐药性的监测。不过,在检测周期和灵敏度两方面中仍有待完善[2]。
在本次研究当中,使用T-SPOT.TB+MTB-DNA的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式,对应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其他检测方法。为此,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相关临床医师可将其作为辅助检测方式,为肺结核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惠文,赵雁林.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6,4(03):129-133.
[2] 陈大川.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6., 百拇医药(黄怡颖)
【关键词】肺结核;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效果
前言
肺结核归属于慢性传染病的范畴,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的感染器官主要为人体肺部,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伴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可能会侵及身体的其他脏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结核病的常见病原菌类型。近年来,我国由MTB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许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有效控制MTB的感染与传播,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应寻求有效的诊断方式,尽早发现疾病的存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本文选取了我院75例已经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开展实验,分别选用了不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观察各自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为肺结核疾病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150例,选自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75例肺结核患者与75例非结核病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别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43例,平均年龄为(43.25±2.54)岁。对照组男34例,女41例,年龄平均值为(42.58±2.41)岁。
1.2 方法
1.2.1 在T-SPOT.TB检测过程中,选用上海长征复兴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医护人员需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完成受检者外周血的采集,在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下,提取单核细胞(PBMC)并进行培养。在检测结果的观察中,清点阴性孔斑点的数量,并计算出抗原A或B检测孔数量减去阴性孔数量所得数值,若计算结果≥6,则判定为阳性。此外,将检测显色孔数量与阴性显色孔数量进行比较,若前者是后者的两倍甚至两倍以上的数量,便可判定为阳性。观察阳性显色孔、抗原A或B的显色孔,若前者显示良好,后者均无显色,可判定为阴性[1]。
1.2.2 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
以操作规章为导向,相关实验室检测人员应规范完成各项工作。将患者清晨留取的痰液存放至干燥的无菌容器当中,使用无菌面前,蘸取一小部分痰液标本,将其放置在干燥的载玻片上,停留一小段时间,等到载玻片干后,完成萋-纳氏抗酸染色,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100个视野的查看方式下,若检测出的抗酸杆菌数量在3个或者3个以上时,可判定为阳性。
1.2.3 MTB-DNA检测
由广州市凯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和相关检测仪器,按照检验操作要求以及试剂盒说明书中的内容,采用PCR的方法来完成各项检测工作。
1.2.4 使用罗氏培养基来完成痰液的培养。
1.3 观察标准
在不同的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式下,整体出各自的检测结果,并对肺结核疾病的有无进行诊断,比较灵敏度、特异性以及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为计数单位,使用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各种肺结核实验室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上来看,T-SPOT.TB+MTB-DNA检测方式对应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分别为95.16%、96.77%,痰涂片的灵敏度最低,为16.13%、4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MTB感染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中,也探寻出了更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如:痰培养、MTB-DNA、T-SPOT.TB等。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检查过程中,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不过,从大量临床研究中不难发现,有些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传统的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检测方式为例,虽然在具体操作方法上较为简单,并且检测费用较低,但疾病检测的灵敏度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误诊、漏诊的发生概率。目前,MTB培养是肺结核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实现临床用药的科学指导以及耐药性的监测。不过,在检测周期和灵敏度两方面中仍有待完善[2]。
在本次研究当中,使用T-SPOT.TB+MTB-DNA的肺结核实验室诊断方式,对应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其他检测方法。为此,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相关临床医师可将其作为辅助检测方式,为肺结核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惠文,赵雁林.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6,4(03):129-133.
[2] 陈大川.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16., 百拇医药(黄怡颖)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肺结核 >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