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207
编号:13470849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7
     当下由于各种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等疾病的多发,心跳和呼吸骤停者出现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出现这些症状之后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尽快抢救,如4分钟内的心肺复苏和8分钟之内的高级生命支持可使患者生存希望更大,所以掌握一定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对于该类患者抢救而言非常重要。

    基础生命支持

    院外成人心肺复苏急救目前仍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加以抢救,其主要是为在心搏骤停后紧急进行的复苏抢救,以使患者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过正规抢救操作一般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为患者争取更高的抢救成功率。BLS主要包括患者状况识别、早期心肺复苏(CPR)、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除颤。

    1 识别与评估

    施救者要先确定抢救现场的安全性,然后拍打患者肩膀,大声呼喊,并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发现没有呼吸或是呼吸不正常,如仅有喘息,需要立刻进行后续应急救助。受过专业培训者或医护人员可触摸患者颈动脉脉搏,在其喉结左右约两指腹处,单侧触摸并保证力度适中,时间应小于10秒,無论是否确定患者脉搏状况都需尽快实施抢救;而非专业人士不必再进行观察、倾听心跳等步骤,只要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都需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如果是多人在场,应指定其他人同步进行呼救,并寻找急救箱、AED,特殊情况下施救者还要戴上手套等防止交叉感染。

    2 早期心肺复苏(CPR)

    对于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要严格把握,如果不能确保正确的施救顺序,很容易造成救助过程中出现时间浪费,以往A-B-C顺序已被判定并不合理,应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即以C-A-B的施救顺序,从而减少首次按压出现的时间延迟情况。

    2.1 胸外按压(C,compression) 施救者要先确保患者仰卧在平地上,且地面坚固平整,身体应平直无扭曲,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胸外按压板垫在患者肩下,施救者以跪式或踏脚蹬式体位;随后解开患者衣领、领带或拉链,保证呼吸顺畅;以一手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部中央位置,双乳与身体正中线相交处,此法仅限于体型正常的成年人,如果遇到特殊需救者,可再结合患者胸骨下1/3交界判断,并将另一手手掌放在第一只手上面,十指紧扣,手指翘起,注意手指不应接触患者胸壁;在进行按压时要确保双肘伸直,不可弯曲,具体应以掌部用力,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在按压深度上,要保证胸骨至少下陷5cm,但不能超过6cm,确保有效标准的同时也不对患者造成伤害,虽然无法准确判断按压深度,但一般而言多出现的是按压深度不足的状况,所以非专业人士可稍加用力;在按压频率上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低于100或高于120次/分钟均不合适;在按压程度上,每次按压之后都要保证胸廓完全回弹,而不能在按压间隙仍倚靠在患者的胸部;在按压时间上,要控制好按压间隔,尽量减少胸外按压时的停顿,尤其不可使按压中断时间在10秒以上。

    2.2 开放气道(A,airway) 通气之前要进行胸外按压,减少胸外按压所产生血流的影响。要先为患者清除口腔内部的各种杂物,如去除假牙、呕吐物、血液等,随后以仰头提颏法开展气道开放操作,将一只手放置于患者前额,以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再使用另一手掌经患者下颌下方向上用力,使其颏骨向上抬起,让呼吸道更加顺畅,方便空气进入。

    2.3 人工呼吸(B,breathing) 在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无论口对口、口对面罩还是其他形式都要保证吹气在1秒钟以上,但以正常吸气即可,不需要在人工呼吸前进行深呼吸,保证足够气体进入患者胸腔并使其胸廓起伏;但也要注意避免多次吹气或是吹入的气体过多,过度通气对患者反而有害,可以三十次胸外按压搭配两次人工呼吸的CPR周期进行,可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保证患者口腔清洁及呼吸道异物排净的前提下,以施救者右手拇指及食指紧捏患者鼻孔,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使用面罩防护,或人工呼吸膜隔离防护,并口对口形式下要用嘴唇将患者口部完全包绕,随后用力、缓慢吹气1秒钟以上,使患者胸廓扩张;吹气完成后,要放松患者鼻孔,让患者胸廓自主回缩呼气,随后再次重复这一步骤即可。完成五次按压周期复苏操作之后可再次检查患者状况,重新评估。

    3 AED除颤

    电击除颤可有效终止心室颤动,而很多心搏骤停情况的发生都是由心室颤动造成的,并且75%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及早进行除颤救助就更显重要。如果施救者能够立刻取得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救助;而未能立即获取时,应先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由其他人尽快获取和准备,可使用后尽快进行除颤,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可能下降10%。

    AED在非专业医务人员施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将复苏成功率提高2倍以上,5分钟内为患者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可将院前急救生存率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该类除颤器在设计上尤为简单,打来电源后,只需按照电极片上的标签指示将电极片贴到相应部位即可,它就会自主展开检测并放电,操作中要避免接触患者,以免一同被电击;在给予患者一次电击后不应立刻进行心跳或脉搏的检查,因为即便心室颤动终止,但患者心脏仍可能无法有效泵血,立刻采取胸外按压是很有必要的,正如上文所说,进行5周期CPR后再进行循环评估。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在BLS救助基础上通过药物与相关器械进行的更全面及有效治疗,一般主要是在医院内部完成,有完备救助条件,院外急救仍以BLS为主。电击除颤其实也属于其中一种,不过在AED的简便应用下,如公共场所除颤方案(PAD),使更多非医务人员也能完成这一救助工作,所以其也可归于BLS中。如有条件,ALS需尽可能早地应用在心肺复苏抢救中,提高救助有效性。比如在气道控制中,通过气管内插管等方法其不但能够促进呼吸道的畅通,缩减气道阻力,更方便于呼吸道内异物清除,还能为输氧、通气、给药创造有利条件,应尽早完成;再如呼吸支持中,及早建立起必要的人工气道以及呼吸支持很重要,能够帮助动脉血氧分压,是联合气道控制实现患者呼吸保证的基础,借助专业面罩或人工气道可实现有效吸氧,如常用的机械通气方法中的简易呼吸机,其是当下应用最广也是最有效的人工机械通气方式;还有常用的复苏用药,以标准剂量肾上腺素使用最多,每次应控制剂量在1mg进行静脉注射,每3-5min为一重复周期,其能够增进外周血管收缩,促进主动脉舒张压的提高,更有利于救助患者。, 百拇医药(石吉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