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2011
编号:13793082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11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胃癌是现代社会较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部分患者在确诊后,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1]。虽然胃癌患者在早期通过有效的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是痊愈,但是还是会存在复发、转移的情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但是会对患者的生存周期造成严重影响[2]。相关研究表明,卡培他滨能够有效维持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胃癌患者60例,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患者。常规组男女比例21:9;年龄28-74岁,平均(53.45±5.12)岁。治疗组男女比例22:8;年龄38-79岁,平均(54.36±5.3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沙利铂维持化疗。常规化疗包括顺铂、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等药物。常规组在化疗完成后给予患者奥沙利铂130g/m2维持化疗,实施静脉滴注,1d/次,单次用药2h之内完成,每3周1次。

    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使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后给予患者1000mg/m2卡培他滨(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33365,规格0.5*12片),口服,2次/d,d1-14,每3周1次。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后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分析。

    1.3 观察指标

    (1)血清变化指标:包括CEA、CA50、CA199、CA125。

    (2)不良反应:包括肾功能损伤、静脉炎、白细胞减少、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用率(%)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血清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变化指标优于常规组,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改变,不健康的饮食规律和习惯致使人们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消化系统的患病率逐年递增[3]。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胃癌在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常常会将其当做其他的胃病,不能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导致在病情确诊后,通常都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对胃癌晚期的患者,不适合采用传统的病灶切除进行治疗,而是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此外,胃癌早期的患者虽然清除了病灶,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只能通过化疗的方式控制病情。特别是维持化疗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卡培他滨是一种细胞毒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消灭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病情[4]。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变化指标优于常规组,有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常规组40.00%,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的化疗过程中,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患者的血清指标具有改善作用,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子俊.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临床效果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8):1051-1052.

    宋超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96+99.

    郭洪波,陈建兰,聂勇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48-50.

    劉世光.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02):199-201., http://www.100md.com(汪淼 马桂香 丁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