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 20187
编号:13577541
中医治疗发作性睡病临床现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7
     113心肾论治《伤寒论》,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心肾皆属于少阴,《灵枢·本神》提到:“心藏脉,脉舍神”,心神安宁,才能有正常的睡眠。《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曰:“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此外肾阳乃人体阳气之本,肾阳虚衰,人体阴阳失调,同时无法温煦脾阳,脾阳虚衰无法运化水液,则痰湿内生,阴阳失调、痰湿阻滞均可导致本病。

    王雪峰[4]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则可见白天多寐而夜间少寐。治疗发作性睡病证属心肾不交型1例,药用:黄芪、茯苓、山药、丹参、柏子仁各20 g,西洋参、枸杞、知母、焦术、郁金、夜交藤、菟丝子各10 g,合欢皮20 g,五味子6 g,生龙骨、牡蛎各30 g,肉桂、干姜、生姜、大枣各6 g。服药1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于原方基础上减西洋参,加栀子6 g,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各10 g,继服10剂,停药后未复发。

    12气血辨证裘昌林[3]认为,脾气亏虚,气虚致推动无力,或七情郁结,均可致气机郁滞,日久血行不畅可出现气滞血瘀。心舍脉,脉舍神,气血郁滞,则心神被蒙,神倦嗜睡。裘昌林治疗发作性睡病证属气滞血瘀型者,方用真武汤、血府逐瘀汤化裁:淡附子、炒白术、干姜、桂枝、川芎、枳壳、柴胡、当归、红花、远志、石菖蒲。

    13阴阳辨证林才志[6]治疗Ⅰ型发作性睡病阳虚阴盛型1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