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情绪及睡眠的影响(2)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管理前与管理1年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护理人员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分值越高表明消极情绪越严重。2)分别于管理前与管理1年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AQI)评价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使用等方面,满分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数据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实施前2组护理人员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实施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相比于其他行业人员有明显的不同,她们的服务对象是存在各身体或心理疾病的人员,其工作的质量决定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她们不仅会面对劳累繁杂重复的护理操作,还会与不同的患者沟通交流,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2]。此外,很多护理人员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管道情况,睡眠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负性情绪与不良睡眠的存在会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乃至患者的預后效果产生威胁[3]。
医院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充分贯彻人本主义,确保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有效调动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效率。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差主要是因为长期轮流倒班导致护理人员生物钟紊乱,而长期接触死亡所带来的工作压力也会对护理人员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并加重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给予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满足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合理应用多种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满足她们的归属感,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根据她们的能力与性格合理匹配,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潜力[4]。本次研究中,管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改善护理人员的消极情绪,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评分,最终改善护理人员的生命质量和服务热情。
参考文献
[1]刘敦煌,谢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38-140.
[2]利莉.人性化管理对儿科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及职业倦怠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92-93.
[3]王华.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140-141,144.
[4]张春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8):135-136.(杨燕青 易琳馨 高爱萍 吴婉瑜)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