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 20199
编号:13535864
儒道身心观对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借鉴启发(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9
     1.2 睡眠高期望 对于睡眠的高期望也是加重失眠的一个错误认知,很多失眠患者认为睡眠必须达到一定时间(比如8 h),才能不损害身体,精力充沛,健康生活。由于这些信念的存在,当睡眠达不到要求时,就会产生心理应激,机体高度觉醒,持久加重失眠。过分夸大失眠的严重影响,每晚试图控制睡眠,越控制越不得眠,错误的睡眠信念和态度在失眠中扮演重要角色。

    1.3 错误认知导致错误行为 负性情绪困扰导致更多心境紊乱,认知歪曲在失眠患者中很普遍,对失眠潜在后果的过度担忧促使失眠患者采取不科学的行为应对,总会想尽一切办法試图睡觉,往往是躺在床上依然心神难定,思维奔逸,难以入睡,导致入睡前紧张,结果使夜晚更清醒,白天会使用维持的“保护性”行为,强迫上床,试图增加睡眠,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更加扰乱了睡眠节律。不合理认知不科学睡眠,导致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2 儒家身心观的哲学基础

    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不同学派身心观各有侧重,但总体统一于“道德修心”。其中,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修心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将养心与伦理修身紧密联系,儒家认为,正确的养身修心方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与责任,主张从“道”与“义”入手,从正心诚意着眼,净化心灵。只有符合国家法规、符合伦理规范的修养身心才是真正的自由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