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4
编号:13668857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梁笑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当前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4月和6月-8月的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次500例,其中6月-8月实施了门诊输液护理改革措施,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输液室环境、护理工作系统性、服务态度等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后4月至6月患者输液室环境、护理工作系统性、服务态度等评分均明显高于1月至3月,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改善输液室环境、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意识和服务态度,能有效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临床操作技术及服务质量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门诊室接待的患者数量繁多,疾病种类复杂,人流量大,接触的药品种类多样,且患者的病情变化快,使得门诊护理工作繁杂,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门诊科护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或责任心不足等,很容易发生会风险,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导致不良后果[2]。如若护理操作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能及时为患儿家属解答,易引起护理纠纷事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1060例输液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4月和6月-8月的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次500例,其中男性患者512例,女性患者488例,年龄分布13-72岁,平均年龄(51.2±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3月实施常规护理;4月-6月实施护理改革措施,具体方案包括:

    (1)改善输液室环境:在门诊输液护理室适当布置绿色植物,输液室内的座椅整齐摆放,加强室内环境的通风换气,勤打扫卫生,保证输液室内卫生清洁。若输液室内的患者数量较多,适当增加临时座椅,有序安排人员,保证每个输液患者均可以保持较好的姿势输液。健全输液室相关设备,例如,安装电视机、饮水机,纸杯准备充分,放置健康读物方便患者及其家属消遣时间。

    (2)健康教育:对门诊科护士进行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在住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房护理风险,如何识别和评估护理风险因素,遇到跌倒、压疮、监护仪或除颤仪故障风险时应当怎么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心血管病房护士的专业知识,夯实护理基础,提升护理效率,有效预防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跌倒、压疮、监护仪或除颤仪故障等病房护理风险。把输液须知粘贴到医院走廊内,以便患者学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