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5
编号:13660199
久泄杂症健脾固涩为大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5
     【摘要】泄泻病久必虚,所以久泄虚实寒热夹杂病证其实虚是真,实是假。健脾湿自化,固涩更利饮食物在体内停留使脾胃能更大程度化生精微,充养五脏六腑,使身体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恢复健康。因此久泄杂证的治疗当以健脾固涩为大法。

    【关键词】久泄杂症治法 健脾固涩为大法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又称腹泻。

    李中梓在泄泻的治法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为我们治疗泄泻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

    现在我就临床上我们遇到的一些久泄虚实寒热夹杂病证的治法,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首先了解以下几方面并总结:

    病因:
, http://www.100md.com
    (1)感受外邪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温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从而得知在感受外邪时无脾虚湿盛是不能发生泄泻的。

    (2)饮食所伤《景岳全书·泄泻》篇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从而得知在饮食所伤中脾胃受伤,水反为湿是泄泻的关键。

    (3)情志失调《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见,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因此肝气只有乘脾才会发生泄泻。

    (4)脾胃虚弱 众所周知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 《医学衷中参西录》说 :“至黎明寅时 ,为三阳之候 ,人身之阳气亦应候上升 ,自下焦而将达中焦 ,其人或元阳之根柢素虚 ,当脐之处 ,或兼有凝寒遮蔽 ,即互相薄激致少腹作疼。久之 ,元气不胜凝寒 ,上升之机转为下降 ,大便即溏下。此黎明作泻之由来也”。也就说明了肾阳虚衰则不能应候上升中焦 ,温煦脾胃 ,导致泄泻。
, 百拇医药
    现在我们知道无论何种病因均通过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引起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与脾关系最为密切。

    泄泻的病机关键是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肠道功能失司,病因虽多,但以湿邪为发病主要因素。

    大家都知道——病久必虚,所以久泄虚实寒热夹杂病证其实虚是真,实是假。健脾湿自化,固涩更利饮食物在体内停留使脾胃能更大程度化生精微,充养五脏六腑,使身体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我认为久泄杂症的治疗当以健脾固涩为大法。确立了治疗大法,那久泄虚实寒热夹杂病证的治疗就思路清晰了,兼寒,内寒加肉桂、干姜等温里药;外寒加羌活、生姜等发散风寒;兼热加黄芩、黄连等清热兼能燥湿;食滞加山楂、神曲等消食;肝郁加柴胡、香附等疏肝;肾阳亏虚加补骨脂、菟丝子等能温肾阳兼能止泻。在方药上我用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加石榴皮、赤石脂涩肠止泻为基础方进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医案举例:

    陆某,女,35岁。

    2011年起大便稀烂,解未消化食物,长期服用中西药治疗无效,2013年2月就诊,大便稀烂,解未消化食物,所食蔬菜次日原形排出,大便日最少三次,腹部胀痛,伴头晕,身体乏力,纳差,口干苦,舌红苔黄,脉数。

    辩证:脾胃虚弱 湿郁化热

    分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则大便稀烂,解未消化食物。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腹胀,胀甚而痛,纳差。病久气虚则身体乏力,气虚血无以化生,不能上荣则头晕。湿郁久而化热上蒸则口干苦,苔黄。脉数乃热的表现。

    治法:健脾固涩 清热利湿

    处方: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加石榴皮、赤石脂涩肠止泻为基础方进行治疗。

    党参30克茯苓20白术15扁豆15山药15甘草5桔梗12红莲之30砂仁8(后下)薏苡仁10赤石脂20石榴皮20黄连8黄芩8葛根30肉桂5

    方中四君子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即可健脾,又能渗湿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子更能促进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吐泻可止。肺与大肠相表里,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使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石榴皮、赤石脂涩肠助参苓白术散止泻,黄芩、黄连清湿郁之热兼燥湿。肉桂引火归原,葛根升阳,一升一降,温肾阳,助脾阳,止泻事半而功倍。上方随症加减治疗一个半月痊愈。

    久泄杂症的治疗当以健脾固涩为大法。, 百拇医药(罗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