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5
编号:13660207
苏州市姑苏区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机制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5
     文章摘要:姑苏区通过建立哨点监测网络、落实信息公示、实施举报奖励、建黑名单、加强行刑衔接等举措,有效抑制了非法行医蔓延,为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法行医;哨点;举报奖励

    非法行医,是指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或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违法进行的医疗活动,以及虽具有行医资格,但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擅自开展的医疗活动。非法行医存在滥用抗菌素或激素、导致误诊、延误抢救治时机、危害患者健康甚至致残致死等情况,社会危害较大。目前,非法行医在我国经济发达地方的农村、城乡结合部大量存在。

    姑苏区是苏州市古城区,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口密度大,商贸集中,流动人口占比超过50%,仍有部分区域存在城中村,虽经卫生行政部门严厉打击,但打而不死的“黑诊所”、“游医”依然存在。2012年姑苏区卫生监督所受理了有关非法行医举报18起,全是“黑诊所”类投诉,2013年受理非法行医举报30起,“黑诊所”占27起,2014年上半年仅受理6件,有效抑制了非法行医蔓延的趋势,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 http://www.100md.com
    1、主要做法

    1.1建立以社区为网底的哨点监测网络

    区政府出台了《姑苏区打击非法行医哨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派出所、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一级非法行医监测哨点,公安局治安大队、街道、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为二级哨点的监测网络,全区共建立哨点197个,其中派出所21个,社区16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建立了哨点联系人制度、哨点巡查制度、哨点监测信息报告、反馈制度,形成了逐级报告、信息通畅的非法行医线索的监测网络。

    1.2实施举报奖励开展群防群治

    针对非法行医日益隐蔽的实际,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医疗安全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协助卫生部门及时发现和查处医疗安全案件,消除安全隐患,姑苏区卫生局制定了《姑苏区食品和医疗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经查实的非法行医举报最高奖励500元。
, 百拇医药
    1.3实施信息公示规范执业行为。

    为使群众对医疗机构的合法性一目了然,区卫生监督所统一制作了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工作牌下发到各医疗机构,各医疗机构将公示栏悬挂在医疗机构最明显处。公示栏内容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医疗机构接受日常卫生监督情况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及执业范围的标牌,有效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

    1.4加强部门协作提高行刑衔接。

    区政府成立了以政法委、卫生计生、公安、法院、检察院、街道等部门的打击非法行医领导小组,各部门紧密协作,建立联动机制。政法委协调指导整个专项整治工作。街道社区做好日常排查和宣传工作。卫生局具体牵头查处,及时通过《江苏省无证行医处罚情况查询系统》对非法行医者查处情况进行比对,区公安局及时通过苏州市公安局“打四黑、除四害”信息平台对非法行医者查处情况进行比对,发现涉嫌犯罪行为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并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对于被行政处罚的非法行医者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依法移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013年查实并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人。
, 百拇医药
    1.5建黑名单定期回头看。

    为防止非法行医“回潮”,区卫生监督所坚持“打击、取缔、规范、查源”八字方针,对非法行医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并建立非法行医“黑名单”,将非法行医被两次行政处罚的非法行医者列入重点控管名单,落实各哨点、各部门进行重点监控,防止“回潮”,对两次非法行医控管对象,一经发现再次行医,立即查处移送。

    1.6加强宣传减少非法行医危害

    打击非法行医最有效的是提高居民的安全就医意识,区卫生监督所统一制作了宣传展板,印制了宣传手册下发到各街道,在社区、广场和外来人口聚集地、非法行医高发地等重点地区开展了54次打击非法行医专题宣传,让群众了解非法行医的危害,普及必要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形成打击非法行医合力。

    2.主要成效

    2.1 哨点信息通畅效率提高
, 百拇医药
    姑苏区地广人多,但医政专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仅5名,非法行医哨点监测网的有效运行,弥补了监督力量的不足。2013年共报送非法行医巡查信息登记表1500份,非法行医监测信息月报汇总表160份。2013年通过“哨点监测网”接获非法行医举报线索30起,查实取缔27起。

    2.2 举报积极执法目的明确

    2013年的非法行医处罚中有27起案件为群众举报,占全年非法行医案件的90%,落实举报奖励奖金17人共计 0.85 万元。有个别隐蔽的非法行医点经举报者多次夜间蹲守并确认后,将情况报区卫生监督所,监督所联合公安派出所第一时间进行执法检查,均能现场查实违法行为,基本避免了以往“游击战”“放空枪”的情况,节约了执法成本。

    2.3 行刑衔接震摄违法者

    根据最高院司法解释,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可以按照非法行医罪追究刑事责任。2013年我区锁定非法行医1次99名,非法行医2次14名,并将这113名非法行医者情况分别录入信息系统,对1名非法行医3次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力震摄了违法者,在对其“黑诊所”进行“回头看”时,均未发现非法行医,医疗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 百拇医药
    3.几点建议

    3.1 增设网点,规范医疗秩序

    在城乡结合部和外来人群集聚的地方,合理布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巡诊、夜间值班,引导群众到合法医疗机构就诊,挤压非法行医生存空间。

    3.2 规范出租管理,减少违法行为

    建议出台房屋租赁管理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房东对出租房屋进行违法行为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并对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避免非法行医隐蔽在居民住宅中,防止非法行医的屡禁不止

    3.3 设立医疗基金,普惠外来人群

    建议根据当地财政情况,由政府、属地、个人三方共同出资募集资金,制定一定门槛的外来人群医保政策,使其部分纳入医保的范畴,引导外来人员到公立合法的医疗机构就诊,彻底消灭非法行医毒瘤。

    参考文献:

    ⑴ 江泷、牛仓林等, 北京市丰台区打击无证行医长效监管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2013,20.24

    ⑵ 姜颖慧,俞淑华等 中心城区打击非法行医长效机制初探【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3期(第22卷 总第121期), 百拇医药(徐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