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5
编号:13660322
统筹城乡医疗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全科医疗体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5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城乡医疗差异,提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集中国家投入,统筹城乡医疗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全科医疗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全科医疗 城乡一体化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一关键,加快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卫生经济和卫生服务的发展活力,是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和历史任务。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诸多问题,以医疗卫生特别是全科医学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

    1、无论是卫生需求,还是基本医疗的保障水平;无论是卫生资源可及性,还是卫生资源品质等方面,城乡都存在数倍的差距。卫生事业的发展已形成城市重、农村轻的现实局面,全科医学更是如此。
, http://www.100md.com
    2、新医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但由于人才、技术和医疗综合能力问题,人们就医多选择能解决问题的医院,因此多数小医院没有病人,缺乏耐以生存的基础,即使给予适量投入也难保可持续的发展,造成投入和需求的巨大矛盾。历史上合作医疗出现崩溃的诸多原因中不能不让人思考与人们的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配置有关。

    3、基层医疗卫生急需全科医学人员当好医疗“守门人”。然而,医疗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医院,加之我国全科医师制度正在建设,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都建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在基层(一、二级)医院、尤其农村地区全科医学人员奇缺,急需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大量的全科医学人员。

    4、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滞后,因此管理体制不顺。三级医疗机构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各负其责。即使乡村有少数几个全科医生,没有一个好的组织体系,也很难开展工作和发挥效用。近年来郊区和农村医疗机构主要从医科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多数因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2~5年期间离开医院,流向其他行业。
, http://www.100md.com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以为,需要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城乡医疗“二元”结构,集中国家投入,推进城乡统一的全科医疗体系建设。其构想如下:

    1、树立一体化建设理念。全科医学是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一体化建设是从实际出发,系统地、科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加速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从城乡差异考虑,目前统筹城乡全科医学资源,应该以城市带动乡村为主要策略,改变乡村医疗自成体系发展的现状,最终实现城乡全科医疗事业共同发展。

    2、建立一体化三级结构。打破传统的城乡医疗“二元”结构,改变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条块分隔状态,纵向整合城乡三级医疗机构,以市属三级甲等大型医院和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龙头,建立社区或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一级医院)、县或市医院(二级医院)、城市大医院(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三级医疗网,构建覆盖城乡和整个农村的新型全科医学合作医疗体系或集团,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卫生医疗网络和公共卫生体系。真正实现群众小病去社区卫生点(村卫生站)或一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去二级医院,疑难重症和大病在三级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治。
, http://www.100md.com
    3、打造一体化医疗队伍。根据农村需要,由全科医疗体系或集团统一招收、培(轮)训、管理基层和农村医院工作的全科医师。

    4、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全科医疗体系或集团统一调配医生轮流在区域基层和农村医院工作,这样可以从机制上根本解决基层和农村医院人才短缺的问题。

    5、统筹一体化补偿投入。集中国家投入,对整合后的城乡一体化全科医疗体系或集团进行统筹投入和补偿。同时广泛吸引其他来源的资金,加速区域医疗中心尤其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建设,确保构建城乡一体化全科医疗体系或集团的资金需求,减少国家对农村卫生的无效投入。

    6、健全一体化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医疗保险结算体制,开发多品种、分等级的全科医疗保险品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http://www.100md.com(陈立 夏敏 李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