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5
编号:13660048
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IABP后患者的心脏指数、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尿量变化、住院期间临床体征变化、并发症及AMI再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病死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ABP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经IABP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及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1。详见表1。

    表1 IABP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s)

    时间例数平均动脉压

    (mmhg)中心静脉压
, http://www.100md.com
    (mmhg)心脏指数

    L/(min˙m2)尿量情况

    (ml/h)

    治疗前4051.8±12.912.8±4.31.6±0.414.7±6.2

    治疗后4070.5±15.86.2±2.72.3±0.837.9±10.8

    t值16.8048.4096.22022.40

    P 值<0.001<0.001<0.001<0.001

    2.2 其它指标 住院治疗期间未出现患者死亡情况,其中3(7.5%)例出现穿刺处渗血,3例(7.5%)发生心力衰竭,4例(10.0%)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6例(15.0%)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球囊破裂、感染及动脉穿孔症状。4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5±2.2d,多巴胺使用时间为31.7±12.8h,术后3个月的随访2例出现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AMI合并CS多发于老年、大面积心肌梗死、多支病变的患者,发病后病情十分凶险,进展迅速,急性期患者死亡率极高,亚急性期常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肺炎、肾衰竭等症状,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对AMI合并CS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最快实现血流再灌注。PCI手术的尽早开展对于AMI合并CS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但围手术期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及并发症的相关处理十分重要。IABP是近年来在国内各大医院获得广泛开展的辅助PCI治疗AMI合并CS的有效手段,其可显著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提升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可有效减轻心脏收缩时的后负荷及降低舒张末期的主动脉内压力,减少心脏等容的收缩时间,减轻射血阻力,进而减少心肌功能做功,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提升心血排出量,从根本上改善心肌功能问题。另外国内学者顾俊[5]认为IABP手术还可通过提升肾脏、脑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尿液量,改善内循环,进而起到有效缓解CS症状的目的。汪砚雨[6]的研究热为对于AMI合并CS的患者及时行PCI血运重建,及早使用IABP手术可显著的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外周循环,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情况。
, 百拇医药
    IABP工作原理为① 舒张末期的主动脉瓣开放前的放气,可降低主动脉的舒张末压,进而减轻左心室的负荷量,增加心脏的平均指数,改善外周循环阻力及肺动脉嵌压,增加主动脉的平均压力,因而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并维持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左心室功能的快速恢复,在不增加氧耗的前提下,提升生存率;② 球囊在舒张早期即可实现对主动脉瓣关闭后的充气,有效增加峰值的舒张压力,提升狭窄及正常冠状动脉灌注压,有效改善脑、肾及周围脏器官的血流状况。

    参考文献

    [1] 贵红,张 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于急诊 PCI 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9,9( 8) : 1528-1534.

    [2] 刘 华,贾绍斌,沙 勇,等.主动脉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2) : 125-127.
, 百拇医药
    [3] 李建伟,王 曼,谢芳元,等.急诊 PCI 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 4) : 396 -398.

    [4] 宋莉,颜红兵,王健,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 7) : 6 -8.

    [5] 顾 俊,胡 伟,肖红兵,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疗效评估[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17( 1) :9-11.

    [6] 汪砚雨,段鸿强,董平栓,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B) : 2257 -2259., 百拇医药(廖富彪)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