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剂量,1川崎病的诊断标准,2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3讨论
邹 悦,陈 月,王 鹏,张海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44)
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5 岁以下的婴幼儿是此病的高发群体。多数川崎病患儿的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在我国和日本,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引起获得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病因[1]。现阶段临床上对川崎病的病理学特征已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有一些问题仍需要讨论,包括此病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药物治疗种类、对患儿日后的影响等[2]。丙种球蛋白是临床上治疗川崎病的主要药物之一。研究表明,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降低患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主要是对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于1984 年制定了川崎病的诊断标准:1)发热持续超过5 d,且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无效。2)发病早期出现手足肿胀的症状,病情恢复期出现脚趾脱皮的症状。3)出现皮疹,皮疹以红斑为主,无结痂和疱疹。4)眼结膜充血,但无渗出物。5)口唇颜色鲜红,有干燥、破裂、出血的表现,口腔和咽喉黏膜出现弥漫性充血。6)出现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且病变的直径>1.5 cm。若小儿满足以上6 项标准中的任意5 项,即可明确诊断其患有川崎病;若小儿满足以上6 项标准中的任意4 项且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即可明确诊断其患有川崎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