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1年第22期
编号:332925
中医辨证论治上热下寒证的临床经验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2日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
口疮,柴胡,黄芩,1上热下寒证的理论溯源,2上热下寒证的病机阐述,3临床经验举隅,1上热下寒证之耳鸣,2上热下寒证之汗证,3上热下寒证之口疮,4结语
     邵李欢,张 彪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在中医学的八纲辨证理论中,寒证与热证是对病性的概括。在各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出现寒热相兼的证候,称为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属于寒热错杂证之一,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人体的上部表现为热证,下部表现为寒证的中医证候。上热下寒证的特殊性不仅在于病性的寒热兼杂,还在于病位之异。上热下寒证患者的上焦可出现咽干口苦、心悸头晕等热盛症状,而下焦可出现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下寒表现[1]。笔者认为,上热下寒证中的“上”、“下”非特指上下二焦,还指在五官、胸膈等部位出现热证的同时,中下二焦出现寒证。“上热”可表现为耳鸣、口疮、牙龈肿痛或齿衄、咽喉肿痛、瘰疬等,“下寒”可表现为脘腹冷痛、崩漏等。上热下寒证是一类虚实相兼、病机复杂的中医证候,在治疗上并不能简单地将清热药物与温里药物相叠加,而是要深入分析病机、审慎辨其病位后,随证治之,方能获得良效。本文主要是对上热下寒证的理论溯源和病因病机进行讨论,并总结中医辨证论治上热下寒证的临床经验。

    1 上热下寒证的理论溯源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中说:“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这一论述已初具上热下寒证的雏形。上热下寒证之证名首载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此文首次论述了上热下寒证的治则[2]。《诸病源候论·冷热病诸侯》中说:“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此文论述了上热下寒证的病机,阳并于上,阴并于下,阴阳失交,乃成上热下寒。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有对上热下寒证的论述,如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胃热脾寒、中焦格拒,用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热脾寒,用乌梅丸治疗膈胃有热、脾肠有寒等。至明代,张景岳提出了以“引火归元”的理念辨证论治上热下寒、阴阳格拒之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上热下寒证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完善。

    2 上热下寒证的病机阐述

    近代医家对上热下寒证的病机多有不同的阐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