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对比
血流,血栓,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对比,2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时间及病变血管血流分级的对比,3三组患者治疗后颅内
蒋超斌(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300)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尽快疏通急性脑梗死患者堵塞的脑血管,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临床上常用药物溶栓或机械取栓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1]。药物溶栓又可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2]。行动脉溶栓时,药物可直达病灶,临床疗效较好,但存在准备时间长的缺点。临床上为提高药物溶栓的效率,常将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联合使用。机械取栓可直接将血栓自病变血管中取出。本文将1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行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的研究对象为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者。2)入院时处于溶栓时间窗(6 h 内)者。3)首次发生脑梗死者。4)股动脉搏动正常者。排除标准:1)治疗前发生颅内出血者。2)近3 个月内发生过头部外伤者。3)近1 个月内有外科手术史者。4)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6)癫痫发作者。7)合并较为严重或无法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者。8)近3 d 内使用过抗凝药物者。在与患者或其家属商议后,将其分入动脉组、联合组、机械组,各组均有患者40 例。动脉组中男女比例为26:14,最小年龄41 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8.23±3.17)岁;最短病程1 h,最长病程5 h,平均(4.09±0.52)h ;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患者分别有17 例、5 例、7 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发病的患者分别有3 例、29 例、3 例、5 例。联合组中男女比例为27:13,最小年龄40 岁,最大年龄79 岁,平均(68.19±3.20)岁;最短病程1 h,最长病程5 h,平均(4.07±0.53)h ;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患者分别有15 例、6 例、6 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发病的患者分别有4 例、30 例、3 例、3 例。机械组中男女比例为26:14,最小年龄43 岁,最大年龄79 岁,平均(68.25±3.15)岁;最短病程1 h,最长病程5 h,平均(4.05±0.53)h ;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患者分别有18 例、6 例、6 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发病的患者分别有3 例、30 例、4 例、3 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