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当代医药论丛》 > 2023年第4期
编号:330395
中医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5日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
利尿剂,益气,病机,1中医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2中医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1内治法,2其他治法,3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4小结
     刘鑫禹,邓 悦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多种致病因素及偶发情况导致冠状动脉供血短时间内减少或中断,使得由罪犯血管供血的心肌出现持续且较为严重的缺血,进而引起心肌细胞的部分坏死,心室结构及其功能出现复杂的动态改变,从而使其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较健康时有所减退。研究表明,心室早期重构开始于梗死后数小时至6 周,晚期重构在梗死后6 周至1 年内发生,而心脏的功能会随着心脏结构的变化而产生改变。临床上将心肌梗死至少1个月后出现的慢性心力衰竭( 排除非缺血性疾病) 诊断为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1]。当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所进行的研究也开始逐渐深入,但多数此病患者仍会因病情长期反复发作而出现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这给其家庭经济带来了较重的负担,严重降低了其生存质量。相关西医治疗存在以下弊端: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ACEI 类药物易引起干咳及低血压;β 受体阻滞剂的种类繁多,而患者对于其耐受性有所不同,有部分患者会因服用了自身不耐受的β 受体阻滞剂而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加重其病情;而手术治疗虽然效果较为明显,但其费用高昂。很多心肌梗死溶栓成功的患者和接受PCI 术后的患者,虽然已经暂时脱离危险,但其仍要长期口服药物,且仍易出现心悸、胸闷气短、肢体乏力、下肢浮肿等症状。部分老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多会因服药后症状改善持续时间短或因病情的反复发作而失去继续治疗的决心,进而可导致其停用应长期使用的药物。我们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以上问题,可见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治疗方案仍有待优化。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中有明显的优势。在本文中,笔者就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医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理论中“胸痹”的范畴。汉代张仲景有关“胸痹”症状的论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脚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相似。《素问》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厥气上则恐……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主要为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痹,内舍于心,或疫疡之邪直中心脏,心脉受损。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不畅,药食不当,久病体虚。其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