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与透明质酸钠膀胱内灌注在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尿急,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分析,2结果,1治疗效果,2膀胱症状,3尿路症状,4不良反应与再出血,3讨论
冯 展(大冶市人民医院,湖北 大冶 435100)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其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能阻止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从而有利于控制癌症的进展。但长时间的放射治疗会使患者的膀胱等器官组织发生放射线损伤,导致膀胱发生纤维化,甚至出现小动脉硬化坏死;此时,患者膀胱黏膜的毛细血管会发生扩张、充血,导致血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显著增加,最终可导致患者发生膀胱点状出血与动脉性出血,即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急性出血、顽固性出血,如病情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目前,临床上针对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高压氧舱治疗、硝酸银溶液、甲醛溶液等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等,上述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2]。本文从我院收住院的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90 例,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分析经尿道膀胱内电灼止血与透明质酸钠膀胱内灌注在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膀胱、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相关纳入与排除标准为依据,从我院收住院的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筛选时间范围为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筛选病例数量为90 例。纳入标准:(1)给予膀胱镜检查,确诊放射性膀胱炎出血;(2)出现程度不同的肉眼血尿;(3)存在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的症状;(4)出现尿路刺激征;(5)有贫血貌,程度介于轻度至重度之间;(6)血白蛋白检验值介于42 ~84 g/L 之间。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异常;(2)存在出凝血时间异常;(3)存在凝血酶原时间异常;(4)存在意识障碍。将这9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 例)。对照组:23 例男性、22 例女性;年龄最低35 岁,最高78 岁,平均(56.32±2.18)岁;原发癌症类型:宫颈癌21例,直肠癌12 例,子宫内膜癌8 例,前列腺癌4 例;其中,中度出血34 例,重度出血11 例。研究组:24例男性、21 例女性;年龄最低36 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