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顽固性失眠患者实施俞募配穴温针灸的效果探讨
证候,腹部,例数,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诊断标准,3纳入及排除标准,4治疗方案,5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6统计学处理,2结果,1治疗效果,2PSQI评分,3中医证候积分,4SF-36评分,3讨论
黄泰琼(云南省苗族壮族自治州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099)
使用镇静药是西医治疗失眠的主要方式,但长时间使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甚至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我国传统医学对失眠症有独特的见解,认为其是由阴阳不调、阳不入阴所致。俞穴、募穴在人体中具有特定功能,俞募配穴,阴阳搭配可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从脏腑阴阳角度出发可在扶正的同时祛邪,在各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比较常用[1-2]。有研究指出,脏腑与背俞穴之间的关系密切,针刺相关背俞穴可对人体的脏腑功能进行调节,泻其有余,补其不足[3]。治疗时使用温针灸,借助其纯阳性质,能够对各类病邪进行治疗;灸法在温阳的同时能够散寒,可调节气血。本文对文山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2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顽固性失眠患者实施俞募配穴温针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20 年12 月文山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20 例顽固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女各30 例;年龄23 ~83 岁,平均(53.6±2.3)岁;病程15 d ~3 年,平均(1.56±0.23)年。观察组:男女各30 例;年龄22 ~84 岁,平均(53.9±2.5)岁;病程15 d ~3 年,平均(1.57±0.1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4],诊断依据包括:(1)入睡时间超过30 min;(2)夜间觉醒次数≥2 次,总睡眠时间少于6 h ;(3)睡眠浅且多梦;(4)次日晨起有头昏、精神不振、乏力等感受。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 版)》[5],诊断依据包括:(1)肝郁化火:主症为不寐、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目赤等;次症为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2)痰热上扰:主症为不寐、心烦、痰多胸闷;次症为吞酸恶心、口苦、头晕目眩等;苔腻而黄,脉滑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