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饮食生活行为依从性干预效果研究
安全套,抗病毒,艾滋病,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干预方法,3评价指标与方法,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2干预3个月和6个月两组病人饮食生活依从性比较(见表2)
, ,,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3月—6月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内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151例。纳入标准:①确诊HIV阳性,符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②18岁以上的成年病人;③首次进行抗病毒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人;②认知有障碍者;③孕妇。通过便利抽样,由医生介绍并自愿同意加入干预组,对照组病人通过查阅病例、电话邀请参与本研究,知情同意后入组。干预组入组77例,对照组入组74例。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接受门诊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诊常规处置和护理,包括指导随访流程、疾病相关问题解答、采血和检验报告整理、异常及危值告知等。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点为抗病毒治疗服药时和服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
1.2.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共5人,来自JBI循证护理中心导师1人,负责证据应用指导、方法学的培训等;接受过系统循证护理培训研究者1人,负责证据应用实施程序设计及进程掌控、数据汇总及分析等;证据实施所在门诊的护士3人,包括护士长1人,负责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专职护士2人,负责实施干预数据收集等。
1.2.2.2 干预措施的形成与实施
由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根据证据的可行性、病人意愿和临床情景经过2轮论证会议对证据筛选、提炼,做出循证决策。确立每条可行证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门诊随访和团体干预形式。①门诊随访:个体化、一对一的抗病毒治疗健康教育(Ⅱ级证据,A级推荐),由专职护士与病人建立一对一长期随访联系,建立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个人档案;提供多学科的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Ⅱ级证据,B级推荐),包括艾滋病领域、营养学、心理学、健康保健等方面;每次随访时评估和处理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Ⅳ级证据,A级推荐)。随访干预内容着重强调饮食方面,如何预防药物性皮疹、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影响;生活习惯如饮酒、酒精与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代谢等;安全性行为方面强调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预防交叉感染和基因突变等。②团体干预:通过团体专题讲座的方式提高健康教育。针对饮食生活依从性的团体活动,设立主题为“居家生活照护”,包括饮食与营养、饮酒与抗病毒治疗、保健品的使用、安全性行为、自我防护、居家照护等内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