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践的新时代意涵与伦理路径新探
反省,护理学,1护理实践的科学意涵,2护理实践的反省态度,3新时代视域下护理实践的反思性伦理路径,4小结
,在我国,护士群体需要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给医院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1],如何产生合乎伦理的照顾行为是培养护理专业态度的重要课题。护理伦理学探讨护病关系中所展现的伦理道德议题,包括外在的行为规范与内在的自我期许。护理伦理学属于专业伦理学,不同于一般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关于护理伦理的探究不在于找岀普遍、有效的概括原理原则或是应用一般的普遍道德原则去厘清或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企图,而是希望能协助护理人员成为善良负责照顾的实践者。
蕴含人性关怀的实践是护理科学发展的依据。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研究,护理学科也不例外[2]。近年来,分子生物学与基因体医学的发展影响人类对疾病的观点,间接影响医疗的照顾方式。如精神疾病药物的改善,可减少服药后的身体不适,但是过分重视科学技术,容易将人化约成脑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多寡,或是化身为某个遗传基因的问题,或是成某种技术的试验场,而失去对人生存在世的关注。在医疗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专业人员追求卓越时,更需要掌握一些空间,注意自身执行照顾活动的合宜性与精致化。因此,面对新时代发展中的医护创新,反省护理实践的专业伦理是刻不容缓的议题。
1 护理实践的科学意涵
1.1 护理学的科学性
护理学知识的发展是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但是根据护理历史的演进,我们认识到无论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护理知识的发展都需要立足于护理专业的实践特质。20世纪中期美国一些护理学者兴起构建护理学知识体系的热潮,企图发展护理学理论,但因缺乏临床观察与验证的理论其实践价值受到质疑,从而无法普遍被重视。因此,护理要从一个职业发展成科学发展触及的专业伦理实践时刻不为一门专业,必须建立和发展能够指导护理实践的科学知识体系[3]。
最近一些学者引用狄尔泰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强调护理学的人文科学面向。他们指岀过去护理学太重视客观性及量化的现象,重视自然科学诉诸经验与发现的解释方式。实际上,护理学重视个别差异及生活经验,因此应转向于重视个人经验自我诠释的人文科学,采用理解与体验的诠释,并认识病人的生活世界。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正试图摆脱过去受到科技发展的控制,转而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护理人员应以科学护理为前提,关注人本身, 实行科学、人文护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4]。
现象学学者Embree指出护理学是科学化的,是一项属于文化的学科,重视文化的差异,不是一种应用科学。若以“应用科学”这名词形容一项专业,似乎意旨科学成立在先。实际上,护理是先于科学而存在;此外,科学这一名词造成科学是唯一存在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