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异质性,1资料与方法,1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2检索策略,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4质量评价,5统计学方法,2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2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见表3),3Meta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
受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影响,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按发病人数顺位和死亡人数顺位排序,肺癌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新发肺癌病例2015年的估计数约为78.7万例,发病率为57.26/10万;肺癌死亡估计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1]。肺癌作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无论是疾病发展还是治疗过程均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如疼痛、失眠、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等[3-4]。癌因性疲乏是指与肿瘤或肿瘤治疗相关的生理、情感或认知上的一种持续、主观的劳累感,具有发展快、程度重、能量消耗大 、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肿瘤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高达96.5%[3],程度多为中重度[5],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6]。目前,国内外关于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效果的文献报道较多,但运动干预的形式、频率、时间等变异较大,为了科学地评价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而为肺癌病人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证据,本研究在循证思想的指导下,对国内外有关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进行系统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运动干预对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1.1.2 研究对象
年龄>18岁的肺癌癌因性疲乏病人。病人肺癌诊断标准:①符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7]制定的诊断标准;②疲乏测量工具测评结果为存在癌因性疲乏。不对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限制。
1.1.3 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电话随访、常规活动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 ,主要包括监督运动训练、耐力训练、太极运动、以家庭为基础的体能活动、肺功能锻炼、电视教学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
1.1.4 结局指标
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疲乏评分测评工具包括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多维疲乏症状简表(MFSI-SF)、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ACT-F)、慢性病治疗中疲劳的相关功能评估量表(FACIT-Fatigue)、劳累度评估量表(BORG)、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测评工具为EORTC QLQ-C3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0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