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系统化健康宣教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临床资料,2纳入与排除标准,3研究方法,4观察指标5,5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比较,2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3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4两组早产儿生长状况比较,3讨论
梁金红,郭少霞,陈燕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510700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早产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的早产儿人数均呈上升趋势,据《全球早产儿报告》(2012年)[1]显示,全球范围内早产儿发生率达到10%以上,且每年还新增1 500万人次左右,占全球活产儿的11.1%,而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则达到7%左右,而早产儿已经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达到正常足月儿的5倍左右。相关研究发现,早产儿已经成为继肺炎之后导致小儿死亡的第二大诱因之一[2]。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例的早产儿因早产引发并发症而死亡,虽然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升,但是与足月儿相比,由于其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系数仍然偏高,如喂养不耐受、低体温、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感染等,且远期预后也比较差,容易引发听力损失、视力损害、发育迟缓或者脑瘫等后遗症,成年后也可能会出现神经性疾病、冠心病等。WHO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2011)[3]中强烈推荐:胎龄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7月新生儿科接诊的184例早产儿及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产妇年龄20~29(25.1±1.5)岁,文化程度:初中5人,高中12人,专科及以上者167人。两组早产儿中男101例,女83例,胎龄196~259 d,出生体重1.2~1.6 kg,入院身长36~42 cm,入院头围25~29 cm。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数将所有研究患儿及产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92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及早产儿的性别、胎龄、体重、入院身长、入院头围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一般基线资料统计数据见表1。符合临床对照研究条件。本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儿胎龄低于37周;②患儿出生12 h内入新生儿科;③产妇年龄在18岁以上;④产妇产后精神状态正常,思维清晰,具备正常理解与表达能力;⑤患儿家属在知情本研究目的、过程及安全性相关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患儿胎龄不足28周或大于37周;②患儿伴有先天性遗传疾病、先天性畸形、消化道畸形或其他重症合并症;③产妇患有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相关疾病或者产科重症疾病;④产妇患有精神类疾病;⑤患儿中途转院治疗;⑥患儿家属不同意参与本研究或中途退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