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机理论在重症病人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监护室,效能,1保护动机理论的概念与内涵,2保护动机理论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1重症病人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weakness,ICU-AW),2心血管疾病病人,3肿瘤病人,4其他重症病人,3小
田双芬,方学文,金丽芬1.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云南 650500;2.云南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症病人死亡率逐年下降,病人对医学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想要回归社会的愿望也日益强烈。美国《健康人民2020》的总体目标中指出,要努力提升人生各阶段的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发展和健康行为[1]。重症监护病房是治疗、抢救和护理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医疗手段[2]。为了增强重症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重症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及自理能力,使其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回顾,主要针对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PMT)的内涵及其在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重症病人制定以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保护动机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保护动机理论是由Roger等[3-4]于1975年在健康信念理论(health belief model,HBM)基础上建立,并于1983年修订完善。保护动机理论最初的产生是由于恐惧,人类的恐惧诉求启动了大脑的认知评估过程[3]。保护动机理论根据行为完成的模式分成信息源、认知中介过程和应对模式3部分。其中保护动机理论的核心是认知中介过程,共有2个评估部分,即应对评估与威胁评估,其中应对评估由3个要素构成,即反应效能(response efficacy)、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反应代价(response costs);威胁评估由4部分内容组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