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电刺激在0级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传导,下肢,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干预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2两组干预前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2),3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3),4两组干预前TC
李 敏,蒋会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江苏22400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病人下肢远端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肌肉与骨骼,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截肢率达到7.3%[1]。对于糖尿病足特别是0级的糖尿病足,二级预防即早期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以阻断或延缓病情的发展,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对0级糖尿病足的二级预防措施相对有限。本研究针对0级糖尿病足病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0级糖尿病足病人8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及Wagner分级标准[4]。②符合Wagner等级分类的0级糖尿病足病人,并具备以下危险因素之一,有感觉神经病变,有足畸形、骨的突起,有外周缺血的体征,曾患溃疡。0级糖尿病足为还没有发生足部溃疡,但已经具有发生足部溃疡可能的高危足。③知情同意者。④具备一定日常生活自控能力、思维能力。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间病人;②合并有明确精神障碍,严重心、肺、肝、肾功能损害等病人;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的病人。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血糖波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针剂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