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心理治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的Meta分析
异质性,1资料与方法,1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2文献检索策略,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4文献质量评价,5统计学分析,2结果,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3Meta分析结果,3讨论,1
阴山燕,刘爱霞,张丽萍*,武柳君1.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1617;2.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且常伴有躯体症状,严重影响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发现,PSD可以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任何阶段[1],发生率达65%[2]。对于PSD的发病机制,研究认为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抑郁的发生均有重要影响。生物因素包括神经递质、发病部位、基因突变等,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3]。目前,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的主要临床手段,但鉴于药物治疗疗程长,有严重的副作用及撤药综合征,研究者开始探讨更多的干预方式[4]。针灸、心理治疗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对PSD状态的改善优于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小[5];心理干预,尤其是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6-7]。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针灸和心理疗法共同干预PSD。但针灸和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频率、时间等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针灸与心理疗法相结合对PSD的干预效果,为PSD病人的抑郁状态的改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所有关于针灸联合心理治疗PSD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1.1.2 研究对象
病人PSD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或用国际公认的量表筛查的抑郁病人。试验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和心理治疗的PSD病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或仅服用药物或针灸或心理干预,未同时进行针灸和心理治疗的PSD病人。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采用针灸和心理治疗,治疗次数、时间、频率不限。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或仅使用药物或针灸或心理干预方式帮助病人改善抑郁状态。
1.1.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抑郁评分的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