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的应用
治疗师,患侧,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3评价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MBI量表评分(见表2),2上肢FMA量表评分(见表3),3下肢FMA量表评分(见表4),4满意度(
刘向力,温春娣,徐 婷,潘秋河,汤海燕,官美红,邓文婷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510095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是第3位最常见的老年人死亡原因和首要致残疾病[1-2]。随着脑卒中高危筛查、脑卒中急救的完善,脑卒中的病死率不断下降。据文献报道,幸存的脑卒中病人中,75%有不同程度的残疾[3]。而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功能障碍,由椎体系统受损引起,多表现为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或无力,即偏瘫,是致残的重要原因,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延续性护理由美国老年病协会提出,是指病人从医院到家庭,或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的延续,包括出院计划、转院转诊、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后的持续随访和指导[4-5]。有研究表明,国内脑卒中病人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度为65.00%~94.12%,国外高达98.3%[6],但目前尚缺乏比较成熟的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模式。Brunnstrom技术是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依据其技术理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分离运动等的出现,直至完全恢复正常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判定病人的恢复情况,Brunnstrom将整个恢复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Brunnstrom分期六阶段理论”[7]。目前,此理论已经得到国际认可,不仅成为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基本评价依据,而且成为指导病人康复治疗的基础。本研究以Brunnstrom分期理论为基础,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模式,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团队,以护士为主体,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参与指导,探讨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偏瘫病人的影响,旨在为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卒中后偏瘫病人。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为脑卒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②年龄40~80岁;病程1个月至1年;③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听力障碍、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④意识清楚,知情同意,能配合康复护理指导者,且有1名相对固定(指每周陪伴病人的时间≥5 d)的家属或陪护能配合康复延伸护理指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