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儿参与病情沟通的研究进展
医护人员,1癌症患儿病情沟通概述,2影响癌症患儿病情沟通的影响因素,1患儿因素,2照顾者及家庭因素,3医护人员因素,3促进患儿参与病情沟通的策略,1调动家庭沟通氛围,建立开放性交流模式,2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制定个体化沟通策略,4
郑凡凡,何丽兰,丁亚丹,黄栎株,张 萌,张诗毅1.暨南大学护理学院,广东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据报道,我国儿童癌症发病率每年增加2.8%,5年相对生存率只有71.9%[1],而在发达国家癌症患儿的5年相对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2-4],癌症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患儿在病情沟通中处于被动状态,以家长为中心的沟通模式成为主导,这不仅会加剧患儿的无力感和焦虑感,也不利于调动患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良好的病情沟通可以为患儿提供对疾病的控制感,激励他们优化生活方式[5],提升癌症患儿参与适合其年龄的自我照护及临床决策能力[6],鼓励患儿自我报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7-8]。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患儿权利公约》[9]提出,支持每1例有主见能力的患儿对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件表达观点,其观点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成熟程度都需要得到适当的重视,并且提到患儿需要积极参与自己的医疗保健决策。目前,如何维持患儿的自主性和照顾者保护患儿的心理诉求之间的平衡成为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10],而我国相关研究较少,多是聚焦研究患儿照顾者或家庭的心理、社会支持[11-13]等方面。本研究将对癌症患儿病情沟通的影响因素及沟通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国内开展癌症患儿病情沟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癌症患儿病情沟通概述
有研究表明,自学龄期起,儿童开始理解疾病及死亡的含义[14],其自我概念和认知能力逐步形成并不断地向成熟状态转变。Hudson等[15]认为,青春期12岁以前的儿童处于“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的发展阶段,与其进行病情沟通的策略尚不成熟,该年龄段患儿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但单纯通过年龄来评判儿童认知能力是不可靠的,目前研究多是按照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来评估患儿参与病情沟通的能力,研究对象均为6~18岁首次被诊断为癌症的儿童[5,16-17]。
目前病情沟通没有统一的概念进行定义,病情沟通一般被描述为照顾者、医护人员围绕病情信息与患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侧重于向患儿传递癌症的疾病特征、治疗过程、社会生活预期、社会支持计划等,其中的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的病情沟通过程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童的年龄经历、心理社会功能、认知发展水平不及成年人,儿科医患沟通存在特殊性及局限性,医患沟通对象多偏向于照顾者[18],病情沟通与传统意义上的“医患沟通”在沟通对象、内容及方式上存在差异,与患儿沟通的策略需要个性化调整。
2 影响癌症患儿病情沟通的影响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