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我国姑息照护的研究现状及其文献计量学分析
发文,可视化,1资料与方法,1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2统计分析方法,2结果,1文献发表年份,2发文期刊,3发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4发文高频关键词,5研究热点,3讨论,1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文献发文期刊不均衡
吴欣澎,谢仙萍,苗华丽,张 玲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030024;2.山西白求恩医院
姑息照护(palliative care)伴随着临终关怀而兴起,是由Balfour提出的[1]。在国外一些国家,当治疗手段对疾病的进展不再产生有效作用时,享受姑息照护被认为是人应当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2]。美国姑息治疗协会认为,姑息治疗是为罹患严重的不可治愈疾病的病人提供支持性照护,通过对病人进行积极的评估,减轻病人的痛苦[3]。姑息照护与临终关怀不同,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为处在临终期的病人,而姑息照护的对象为明确生存期后的处于任意某一阶段的病人,姑息照护为临终关怀的一种衍生,是介于放弃和抢救之间的第3种手段[4]。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有需要的病人应尽早进行姑息照护,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姑息照护的内涵:①缓解病人的疼痛及其他使其感到不适的症状;②肯定生命;③不干涉病人的死亡进程;④尽可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⑤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照护小组以满足病人的照护需求;⑥病程早期提供姑息照护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更好的管理[6]。研究表明,姑息照护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提高照顾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7-8]。国外学者Kluger等[9]对帕金森病病人进行姑息照护取得较大进展,Katz等[10]研究也证明姑息照护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姑息照护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国外已有多项研究把姑息照护纳入病人的疾病管理中。近年来,我国在姑息照护方面的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姑息照护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了解我国姑息照护的研究动态,梳理姑息照护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今后临床医务人员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21年2月5日。以 “姑息照护”“姑息护理”“姑息关怀”为检索词,采用主题、文章题目、关键词相结合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范围确定为医药卫生科技,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473篇。纳入与主题相关且信息完整的文献,排除会议摘要、内容不全、内容重复及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