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前发病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文献,1资料与方法,1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2文献检索,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4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5资料分析,2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2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见表2),3Meta整合结果
王慧娟,许 瑞*,张 丽,曹梦洁,宋宗惠,杨 晶,张艾丽1.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甘肃 730000;2.兰州大学护理学院;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是造成冠心病病人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据报道,全球每年有700多万人被诊断为AMI[1],其中中国每年被诊断为AMI的人数有40万人,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3]。早期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是AMI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其具有时间依赖性。有研究显示,约40.98%的AMI病人死于就医之前,且大多发生在发病的1 h内[4]。另有研究显示,重视并深度了解病人院前发病真实体验是缓解院前延迟、及时再灌注治疗的关键要素,也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疾病预后的前提[5-6]。本研究通过整合国内外AMI病人院前发病体验的质性研究,全面阐释病人疾病感受和需求,探讨病人院前发病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延迟就医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制订AMI病人院前急救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采用澳大利亚the Joanna Briggs Ins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推荐的PICo模型构建质性研究系统评价的问题,指导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制订[7]。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study design,S):质性研究中包括以现象学、扎根理论、人种学及描述性分析等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各类质性研究文献;②研究对象(population,P):经历院前发病的AMI病人,年龄、性别及AMI疾病类型不限;③兴趣现象(interest phenomena,I):院前发病的AMI病人心理体验、感受及认知等;④具体情形(context,Co):AMI病人院前发病过程的经历。排除标准:①非院前发病真实体验的AMI病人;②非中英文文献;③仅有摘要而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④重复发表或雷同文献。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CINAHL、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关于AMI病人院前发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并追溯纳入研究的相关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英文检索词包括: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diaphragmatic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ant 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chest pain;psycholog*/experience/psychological experience/real experience/pressure experience/feeling*/emotion*;decision delay*/treatment seeking;qualitative research/phenomenology/grounded theory/ethnography/open-ended interview/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625 字符。